白居易《七絕·直中書省》千家詩賞析
白居易〔二〕
絲綸閣下文章靜〔三〕,鐘鼓樓中刻漏長〔四〕。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五〕。
〔一〕中書省:官署名,唐代與尚書、門下同為中央行政機關。
〔二〕白居易(772—846):唐朝著名詩人,字樂天,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唐德宗貞元十六年(799)進士,十八年應吏部拔萃科考試,入甲等,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二年(807)授翰林學士。三年(808)拜左拾遺,十年(815)被貶為江州(今屬江西)司馬,后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又為蘇州、同州(今屬陜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又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稱他白傅。詩歌境界開闊,傾向鮮明,重諷喻,尚坦易,為中唐大家,對后世影響很大。有《白氏長慶集》、《白香山詩集》等。
〔三〕絲綸閣:中書省,是帝王頒發詔書的地方。絲綸,帝王的詔書,語出《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孔穎達疏:“王言初出,微細如絲,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后因稱帝王詔書為“絲綸”。
〔四〕鐘鼓樓:專門報時辰的樓,常以敲鐘、擊鼓為號,故稱鐘鼓樓。刻漏:古代以銅壺滴漏計時,依據漏壺中標尺的刻度來判斷時間,這里泛指時間。
〔五〕紫薇郎:唐代稱中書省為紫薇省,中書令為紫薇令,中書侍郎為紫薇侍郎,白居易任中書舍人,故稱紫薇郎。
【點評】詩題一作《紫薇花》。詩作于長慶元年(821),白居易時任中書舍人入值中書省。詩寫翰林院值夜班閑暇的寂寞孤獨,反映出詩人憂國憂民、以國事為重的高尚品質。
上一篇:朱熹《七絕·觀書有感》千家詩賞析
下一篇:李嘉祐《七絕·竹樓》千家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