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陰
春雨春風洗故枝,殘紅落盡碧參差。
煙光薄處蜂猶覓,日影添來馬不知。
匝地重陰迷別徑,卷簾濃翠潤枯棋。
亂蟬轉(zhuǎn)眼柴門路,又見先生坦腹時。
【注釋】
匝:環(huán)繞。匝地:遍地。此處謂樹陰遍地以至于曲徑迷離。枯棋:木制棋子。卷起簾幕后因濃郁的綠色撲入窗戶而覺得棋子倍加光潔潤澤。
坦腹:用《世說新語》中王羲之的故事。一日,郗鑒派人到丞相王導(dǎo)府上為自己的女兒求親。王導(dǎo)對郗鑒派來的人說:“我家的子弟們都在東廂房,你過去考察一下,任你挑選。”派來的人去東廂房看了以后,回去向郗鑒報告:“王家的子弟確實個個都很優(yōu)秀,名不虛傳。不過就是有點拿腔作勢,聽說太尉您來選女婿,一個個都做出一副很優(yōu)雅很矜持的樣子。只有一個小伙子在東床上躺著,肚皮都露在外面,衣冠不整,隨隨便便的,就好像不知道有選女婿這回事兒一樣,滿不在乎。”郗鑒一聽:“我要的女婿就是這小子了!”后來再一打聽,這個“東床坦腹”的帥哥正是王羲之,于是郗鑒就把女兒嫁給了他。王羲之就這樣成了郗太尉的東床快婿。
【評析】
此詩詠春夏之交的景致,從春雨春風寫到落花遍地、濃翠成陰,鋪陳出一派幽靜閑適的景致。細節(jié)描寫尤為傳神,如次聯(lián)寫蜂覓殘花,馬不知影,就很形象地描寫出暮春特有的景致。尾聯(lián)兩句是用力所在:“柴門”源自《游園不值》之“小扣柴扉久不開”,此一典故給全詩蒙上了一層隱逸的面紗,令人吟誦之際不禁對此種自在閑適心向往之。“坦腹”則是化用《世說新語》中王羲之“東床坦腹”而成郗鑒女婿的典故。性德十分追慕王羲之的瀟灑風度,他的座師徐乾學亦曾評價他的氣質(zhì)酷似王羲之。在此詩中,性德更是以王羲之悠閑豁達、從容自在的神態(tài)自喻,與其“鄙性愛閑”的性格相吻合,用得十分貼切。此二典使詩人筆下的綠陰悠閑圖既充滿了陶淵明式的閑適情調(diào),又具有了王羲之的豁達氣度。
上一篇:皎然《秋晚宿破山寺》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吳山凈端《老病》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