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國破山河在[1],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2]。
烽火連三月[3],家書抵萬金[4]。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5]。
[題解]
這首詩是杜甫被安史叛軍拘禁在長安期間寫的。詩人春日眺望淪陷的京都,一片荒涼。詩中將憂國與思家的感情交融起來抒寫,沉郁悲愴,撼人心魄。
[注釋]
[1]國:指國都長安。山河在:山河依舊。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歷來有兩種解釋,一說是句中省略了“看”、“聽”二字,意為感傷時局,看見花朵而流淚;悵恨別離,聽到鳥聲而心驚。一說是把花、鳥擬人化了,意為感傷時局,花也流淚;悵恨別離,鳥也心驚。時,指時事、時局。
[3]烽火:古代邊境報警的煙火,這里代指戰爭。連三月:一連三個月,整個春天。一說“三月”指季春三月,意即戰爭從去年三月打到今年三月。
[4]抵:相當,抵得上。
[5]渾欲:簡直要。勝:承受。簪:古代男子也留長發,要用簪子固定。
上一篇:千家詩《韓 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題解與鑒賞
下一篇:千家詩《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題解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