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宿破山寺
皎然[2]
秋風落葉滿空山,古寺殘燈石壁間,
昔日經行人去盡,寒云夜夜自飛還。
《杼山集》卷一頁十二上,禪門逸書初編第二冊
【白話新唱】
秋風吹起
落葉滿空山
遠山石壁間
但見年代久遠的古寺
僅存孤零零的一星燈火
從前在此修道的人都離去了
無人召喚
清冷的云
仍然夜夜飛回空山古寺
【分析與鑒賞】
唐代詩人劉禹錫有名句云:“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描繪那人世間興衰、沉浮之變化無常,相較于山河的長久不變,令人感嘆,生命苦短,何用以寶貴人生追逐無益之身外功名富貴!
這首詩里,也表現了類似的心情。曾經盛極一時的道場,如今道人盡散,殘破的寺廟,已無人煙,唯有寒云依舊夜夜飛回。
當人們深刻體悟到,生命有限,沒有人能壽比南山時,就比較會想到“如何珍惜生命,將有限的歲月放在最有意義的事情上”。
不過,“昔日經行人去盡,寒云夜夜自飛還”,猶有更深一層的含意。
過去在此修行的人未曾悟道,因而離去,尋訪明師也。若是已悟,住此即可,道就在此時此地也。
但是,云從無自己的意志說:“我要去這里、我不去那里!”
云的自身即是道的顯露。
云就按照“存在”的安排,夜夜飛回就夜夜飛回,反正對它來說,到哪里都是一樣,它沒有這種分別心。
對修行人來說,重要的不是你跑去哪里,而是你是否都在自己的心里。
云對人說:“回到你心中。”
[1]破山寺:現在江蘇省常熟市虞山腳下的興福寺。
[2]皎然:唐代僧,俗姓謝,謝靈運的十世孫,文章雋麗,初期禪宗祖師的碑文多出其手。顏真卿、韋應物并重之,相與酬唱。有《杼山集》十卷行世。
上一篇:雪峰義存《禪子火急悟》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納蘭性德《綠陰》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