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閑窗伴懊儂。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注釋】
嬌紅:嬌艷的桃花花瓣。懊儂:苦惱、煩悶。此謂苦悶的人。東陽:南朝詩人沈約曾為官東陽(在今浙江省)太守,人稱“沈東陽”。沈約曾在給朋友的書信中稱自己因病消瘦。
芙蓉:芙蓉鏡。古代有讀書人芙蓉鏡下及第的傳說。
【評析】
康熙十二年(1673),性德因殿試前夕突發“寒疾”而錯過殿試,此闋即為詞人臥病在家時所作。“桃花”為上片之重點意象,謂臥床的詞人因錯失殿試良機而心情低落,因此他感謝東風吹送桃花入窗來陪伴自己的孤獨。“感激東風”亦或另有寓意,強勁的東風“吹落嬌紅”,正如迅猛的寒疾摧垮了詞人;而柔弱的桃花被不可抗拒的東風吹落,也正如脆弱的詞人讓寒疾折磨得憔悴不堪。人與桃花,命運如此相似,心情如此相似,故應同病相憐。“芙蓉”則為下片重點意象,傳說唐代有一位書生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后到蜀中散心,旅途中遇到一位老太太對他說:“郎君明年芙蓉鏡下及第。”第二年,這位書生果然高中進士。從此以后,“芙蓉”的意象就多了一層含義:它非關風花雪月,而是有關科舉仕途。由此可見,性德感嘆“不及芙蓉”,并不是說桃花的香味比不上芙蓉花,而是指自己痛失高中的機會。結語“一片幽情冷處濃”。顯然,“幽情”是落第后的容若公子在凄冷的心境中獨自舔舐傷口的心情。一個“濃”字,濃濃地渲染出容若此時此地層層疊疊、無法排遣的愁情。向來以風流自命、以才華自傲的相門公子,由此體會到了命運的冷酷與無情。
上一篇:納蘭性德《送梁汾》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育王師瑞《雨散云收后》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