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鄭所南蘭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首句中的“蘭蕙化為茅”,取《楚辭·離騷》“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意,這里喻指南宋末季一班士大夫的變節。“秋風”肅殺,不言而明是借喻新朝統治者的摧殘。次句加寫,“南國”關合南宋,氣是氣運、王氣,全句是說宋社已屋,只留下滿目凄涼。“南國”本身又是蘭草的托根之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本句也是鄭所南“地為番人奪去”憤語的寫照。天地間的蘭蕙,或在秋風的淫威下失節而為賤草,不甘墮落的又失去了生存的故土,這就是一二兩句所展示的沉重的現實。
在這種沉抑的鋪墊下,三四句的振筆就特別震撼心扉。“只有所南心不改”,一個“只”字,吐出了詩人心頭的郁塞,也集中了他對畫家的崇敬??。詩人將眼前的畫蘭視作所南的心跡,這個“只”字又含有吉光片羽、天地獨存的贊賞意味。下句中,“淚泉”、“和墨”,令人生發畫面上水墨滃染的聯想,而精華則在“寫《離騷》”三字上。它借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憂念故國、不甘同流合污的不朽詩篇來指代所南的畫作,將“鄭所南蘭”的內容、精神、畫品以至畫家的人品悉數包容,無須更用贅墨而已可一一盡見風采。
上一篇:倪瓚《北里·對酒》詩詞選鑒賞
下一篇:劉因《山中月夕》詩詞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