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題解】
1962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70誕辰。寫詩以明志,雖不標自壽,但七十“古稀”或“從心所欲,不逾矩”,必然思索了生命成熟期的自信與自由。
三年困難時期仍未過去。這一年6月,臺灣的蔣氏政權有“反攻大陸”之舉動。而此前的春夏之交,新疆塔城、裕民、霍城三縣6萬多居民逃往蘇聯,伊犁又發生暴亂。10月,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東西兩段同時向中國入侵,迫使中國自衛反擊。從11月起,蘇聯發表幾百篇文章抨擊中國內外政策,在蘇共策劃下,四十多個共產黨、工人黨組織發表決議,聲明指責中國共產黨。一時,大有“黑云壓城城欲摧”之勢。
年終歲尾,大雪紛飛,千思萬慮,鼓蕩胸臆,遂有是作。
【注釋】
[白絮]柳絮,在此喻雪花?!妒勒f新語·言語》載,晉謝安雪日與子侄輩講論文義,問白雪紛紛何所似,其侄女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熊羆]熊與羆,皆猛獸?!渡袝?middot;牧誓》:“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
【品評】
詩題為“冬云”,取之首句“雪壓冬云”中,實寫“冬雪”。冬云或冬雪,皆為環境之一個側面,言寒氛籠罩,徹天徹地,梅開蠅死,不足嘆奇。
首聯二句,開篇點題,以天地對照的視角,極言雪“飛”花“謝”的數九冬寒。“壓”字富有力度和動勢,給人以沉重感,有家國勢危的象征意味。
頷聯,“高天”與“大地”二句,仍然天地相映,但已從首聯一邊倒的絕對優勢的寒壓下解脫出來,以“寒流”與“暖氣”的平衡,孕育變機。“滾滾”者,在虛張聲勢;“微微”者,在蓄力待發。
尾聯“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二句,在詩意、詩情上緊承頸聯,而音調更趨高亢,意氣更為昂揚。“梅花”與“蒼蠅”,既是客觀景物,又是具有象征、指代韻味的對立形象。“梅花”形象,是對《卜算子·詠梅》中梅花形象的發展;而“蒼蠅”形象,則是十數日后另一新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中“幾個蒼蠅”的預備性鋪墊。過去,多知道毛澤東喜什么(如梅花、勁松、險峰、斑竹、紅霞、朝暉、神女、金猴……),而少知他厭什么(黑手、瘟神、小蟲、魔怪……),此章一出,我們知他最厭者,蒼蠅也!古人較忌議論入詩,但倘出新詞與新義,議論也讓人有拍案驚絕處。《冬云》議論,形象而新穎,愛憎而分明,大有警句魅力。
上一篇:毛澤東《七律·詠賈誼》鑒賞
下一篇:毛澤東《卜算子·詠梅》鑒賞品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