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詠賈誼
少年倜儻廊廟才,壯志未酬事堪哀。
胸羅文章兵百萬,膽照華國樹千臺。
雄英無計傾圣主,高節終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長沙傅,空白汨羅步塵埃。
【題解】
《詠賈誼》與《賈誼》系姊妹篇。從詩勢上推想,當作于同一時段。上詩“品評”曾言,詩之主導傾向為一“惜”字。“惜”情綿綿,一詩不能盡意,故再詠一首。
賈誼生平,可參酌上篇《賈誼》題解。
【注釋】
[倜儻]卓越豪邁。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胸羅”句]謂賈誼所論治國方略之文章,其價值可敵百萬雄兵之作用。
[華國]華夏,此指漢王朝。
【品評】
詩題于人名前加一“詠”字,雖屬常格,但吟詠憶念之勢已明。
首聯二句“少年倜儻廊廟才,壯志未酬事堪哀”落于“哀”字上,可謂一字定音。聯系尾聯“千古同惜長沙傅”句那個“惜”字,首尾呼應,將詩人的哀、惜之情,與兩千多年間歷代人士的哀、惜之情,融匯于一,進而表現賈誼個人悲劇的歷史回響。這是領會此詩的關鍵。
頷聯、頸聯四句,揮發“詠”歌風采,鋪陳賈誼一生遭際。“兵百萬”與“樹千臺”,皆比較而言之。“兵百萬”,言武事之比;“樹千臺”,言文治之比。就是這樣杰出的“英雄”人才,卻不會自我推銷,結果,賣的找不到買的。漢文帝是很佩服賈誼文才的,不見賈誼,他曾慨嘆:“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才不及,又不用,讓賈誼也無計可施。偏偏又有老一輩人物周勃、灌嬰輩進讒,賈生不合接班人標準亦明。詩中“樹千臺”,原有所指。漢制,封國設三臺(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同姓封王多,則國多臺多,這叫干部超編??。賈誼在《治安策》中曾諫言限制分封,此乃削藩固本之大計。計上不用,后來引發七國之亂。茍用賈生策,國安也!所以毛澤東“膽照華國”之譽最為中肯。
尾聯“千古同惜”一語,留下了最大的詩情空間。“同惜”,為文人共勢,為文人共識,但沒有用,只是多了幾首嘆惜詩詞。李白惜賈誼,曾嘆曰:“圣朝思賈誼,應降紫泥書”(《送別》)。
蘇軾惜賈誼,曾嘆曰:“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賈誼論》)。毛澤東一語總結了兩千多年的賈誼思念,選取“空白”二字,極有氣度。“空白”,即空說,泛言。歷代追懷者都空說賈誼步屈原后塵而死,又有誰了解二人的區別,及賈誼的苦衷呢?毛澤東一定有很多話要說,但他不說了。“空白”二字在發揮了它的否定作用后,又分明顯示:空言無補事實。讒者進讒,賢者受誣,都隨逝水,誰又能阻止屈子自沉、賈生自傷?故曰,一切事后宏論難免蒼白無力!
上一篇:毛澤東《七絕·賈誼》鑒賞
下一篇:毛澤東《七律·冬云》鑒賞品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