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馮義邦 【本書體例】
【原文】:
今夕何夕兮(2)搴洲中流(3)!今日何日兮(4)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5)不訾詬恥(6)。心幾煩而不絕兮(7)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8),心說君兮君不知(9)!
【鑒賞】:
《古詩源》卷一“古逸”中的《越人歌》,《古謠諺》作《越人擁楫歌》,《梁任公近著》作《鄂君歌》。
《越人歌》是戰國末期(即公元前六世紀中葉)的一首較早的楚國民歌。據劉向《說苑·善說篇》所載,說的是楚國王子鄂君子皙(楚康王母弟,當時為令尹,爵位執珪——楚爵位名,功臣賜以珪,謂之執珪,比附庸之君也。子皙因封于鄂,故稱鄂君),乘船在越溪游耍,船家女子擁楫而歌,唱的是越語,其歌辭是:“濫兮汴(biàn便)草濫予昌枑(hù互),澤予昌州州(kàn坎)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chán殘)秦踰滲(shèn伸)惿(tí提)隨河湖。”子皙聽著,自然一字不懂,于是叫人譯為楚語,譯出的歌辭是:“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也就是這首《越人歌》。
《越人歌》是一首女子的情歌。這位女主人公暗戀著這位王子,可是王子卻不知道。當王子與她一起泛舟游耍時,她心中暗自高興,歌辭的意思是:今夜是一個多好的夜晚,能泛舟中流!今日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日子,能同王子一起泛舟!多么令人歡心,多么令人興奮!可是自己的愛心無法表達,只好羞答答地掩藏在深心之中,否則會惹來別人的非議恥辱。唉!心里的煩愁縷縷,思念悠悠,真是剪不斷,理不亂呀,不知如何是好。她只能在深心中惱恨地叨念著:山上的樹木和樹枝緊緊地相連啊,我喜歡您啊您卻不知道!這表達了女主人公對王子的思戀煩惱的纏綿悱惻之情,委婉深沉。
《越人歌》是楚國民歌中著名的一首,它是楚辭之先河。它的歌詞句式參差靈活,并大量而又靈活地使用了語氣詞“兮”字,這既有獨特的地方方言色彩,又能對變換節奏、舒緩語氣、渲染抒情、詠嘆氣氛、增強音韻美,有著明顯的作用。這種特色,對楚辭有著直接的孕育關系。歌詞還采用了比興手法,“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與《九歌·湘夫人》中的“沅有茝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無論從句式還是從語調上都明顯地看出兩者的承傳關系。
《越人歌》又是我國上古稀有的翻譯作品。越語歌原歌辭是“濫分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胎澶秦踰滲隨惿河湖”。讀起來艱澀拗口,佶屈聱牙,無法理解,因為它是音譯。譯成楚語,便能理解其意了。這正象現代的外文或我國其它少數民族語言一樣,如只記音,我們也是無法理解的。如此難得的上古翻譯作品,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也許是鳳毛麟角了。
《越人歌》雖是楚國民歌,但又比當時純粹的民歌更完美,因為它是經當時文人修改潤色過了的。劉向的《說苑·善說篇》中說:“乃召越譯,乃楚說之。”可見它的作者必是一位能通曉楚越兩國文學的文人了。
上一篇:《越人土風歌》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越群臣祝》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