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情似游絲》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情似游絲,人如飛絮。淚珠閣①定空相覷②。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③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注釋】
這是一首寫離愁的詞,南宋周紫芝作。游絲:蜘蛛等昆蟲所吐的飄蕩在空中的絲。周紫芝,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南宋文學家,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
①閣:通“擱”。
②覷(qù):細看。
③無因:沒有辦法。
【大意】
離情繚亂若飄浮的游絲,離人漂泊如隨風的柳絮。離別時凝定了淚眼徒然相視。整條河溪煙霧彌漫楊柳樹萬絲千縷,卻無法將木蘭舟維系。
大雁從斜照的夕陽邊上路過,煙霧覆蓋了沙洲草樹迷離。到如今離愁郁積,不可勝數。下定決心明天不再思量這離愁,可是該如何熬過今夜?
【賞析】
在這個柳絮紛飛的季節,兩個人站在柳樹下,淚眼相望,默然無語。即將如飛絮一般的人有著像游絲一樣的情,情和人一樣,都飄零無依。兩個漂泊的人在一起可以相互依靠,一對相互依靠的人分別時,世間又多了兩朵飄搖的柳絮。四只滿含著淚珠的眼睛,一動不動地彼此對視。難舍、傷感、惆悵、凄愴,在無聲中流露出來,徒然無用。
一溪煙柳,千萬條垂絲,卻無法系住轉去的蘭舟。一派天真、滿腔癡情,把本不相涉的景與事勾聯起來,傳達出心底的怨艾之情和無可奈何之苦。埋怨柳絲系不住行舟,這種無理的要求,恐怕也只有飽受徊徨凄惻的傷感折磨的人才能想到吧!
不管是埋怨也好,無奈也罷,離別還是來了,“人”終究還是走了。“蘭舟催發”過后,只剩“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和“如今已是愁無數”的“我”。既然人已經走了,也就罷了,明天不再去想就好了,可是,看到這黃昏時分的景色,實在難以想象即將到來的夜晚要如何才能熬過去。
【拓展】
北宋柳永曾作《雨霖鈴·寒蟬凄切》,是寫離愁的名篇。全詞如下: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上一篇:《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迢迢牽牛星》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