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田園隱逸生活,表達歸隱田園的山水林泉之思,這一題材在詞中早有表現。中唐張志和作有《漁歌子》五首,就直接描繪自己的隱逸生活。其后顏真卿等人的和作,則表達了身在官場而心戀江湖的歸隱愿望。宋詞中的此類作品,大致不離以上兩種類型。描述自己隱居生活的如黃 癉 的《酹江月》(玉林何有)等,高標清逸,自有不食人間煙火的韻味;表達自己身在官場而心戀江湖的作品,如蘇軾的《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朱敦儒的《念奴嬌》(見梅驚笑)等,風度瀟灑。
對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而言,出仕與退隱是永恒的矛盾。強烈的社會關懷促使文人們尋求“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的出仕機會,但官場的黑暗丑惡與爾虞我詐又使文人們懷念遠離塵世的山水林泉的歡樂與自由。所以,歸隱這個題材在中國古典文學中也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詞人筆下的山川田園是多么純潔寧靜,處于對立面的官場紅塵就是多么腌 臜 齷齪。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對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對中國古典文學中描寫田園隱逸的作品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
東坡: 蘇軾貶謫黃州時 , 在黃州城東親自耕作 , 并將其地命名為 “ 東坡 ”, 自號東坡居士 。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
營營: 紛擾的樣子 。
夜闌風靜 縠 紋平。
縠(hú) 紋 : 細細的水波 。 鄃 , 縐紗 。
〔 大意 〕夜來在東坡痛飲,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回到臨皋大約已是三更時分。家童早已鼾聲如雷,怎么敲門都沒人答應,只好倚杖獨立,靜聽江濤聲。常常遺憾人生不能自主,什么時候能忘卻纏身的俗事 ? 夜色已深,風平浪靜。真希望乘一葉小舟飄然而逝,在無邊的江海上寄托我有限的余生。
〔 點評 〕 元豐年間 , 蘇軾因諷刺新法得罪 , 被貶謫黃州 ( 今湖北黃岡 )。 這首詞表現了作者身處逆境而超脫曠達的人生態度 。 詞的上片寫其夜飲東坡復歸臨皋的情景 :“ 醒復醉 ” 三字 , 與其說是在表現豪飲的狂放 , 還不如說是在表現滿腹塊壘無法消釋的痛苦 , 即李白所謂 “ 舉杯消愁愁更愁 ”;“ 倚杖聽江聲 ”, 則接天波濤與作者內心奔騰激蕩的心潮合而為一 , 不復能分 。 詞的下片寫作者聽濤聲中的思緒 , 感嘆自己為名韁利鎖所羈絆 , 無法掌握自身的命運 。 末兩句表達其歸隱江湖的愿望 , 試圖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中 , 求得精神自由 。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
東坡: 蘇軾貶官黃州時在城東親自耕作 , 將其地命名為 “ 東坡 ”, 并自號東坡居士 。
玉堂: 指翰林院 。
別后有誰來 ? 雪壓小橋無路。
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 大意 〕我在翰林院里,請代我傳話給東坡:一別之后有誰來過 ? 積雪想必覆蓋了橋面和小路。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江上又灑下了適合春耕的小雨。
〔 點評 〕 元豐年間 , 作者因為反對新法貶官黃州 ( 今湖北黃岡 ), 躬耕于東坡 。 元年間舊黨執政 , 作者重回朝廷 , 擔任了翰林學士 。 不過 , 重新被啟用的喜悅很快就蕩然無存 , 舊黨內部的黨派傾軋同樣讓清高剛直的蘇軾失望 。 這首詞就是蘇軾在擔任翰林學士期間懷念黃州東坡的一首作品 。 雖然當年在黃州過的是貶謫的生活 , 但 “ 雪壓小橋無路 ” 的寧靜 、“ 江上一犁春雨 ” 的清新自在 , 反而讓身在朝廷的作者產生了 “ 歸去 ” 的向往 。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簌簌: 象聲詞 , 形容花落的聲音 。
繰( sāo )車: 抽出蠶絲的工具 。 繰 , 同 “ 繅 ”。
牛衣古柳賣黃瓜。
牛衣: 用粗麻或草為牛編織的衣服 。 這里指蓑衣 。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漫: 頗 , 非常 。
敲門試問野人家。
野人家: 指農家 。
〔 大意 〕棗花紛紛落在衣服和頭巾上,村子里到處回響著繰車的聲音。披著蓑衣的老農在古柳下叫賣黃瓜。醉意蒙 眬 ,道路漫漫,人昏昏欲睡;太陽高照,口中干渴,敲門向農家借飲一杯清茶。
〔 點評 〕 這首詞作于作者去徐州石潭謝雨的路上 。 天降大雨 , 旱情緩解 , 身為地方官 , 作者的心情無比愉快而閑適 。 這首詞充分表現出作者對自然 、 美好的農村生活的熱愛 , 體現了作者的心和感情是與百姓相通的 。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
江城: 指信州 , 治今江西上饒 。
“ 殘僧 ” 句 : 語出杜甫 《 山寺 》:“ 野寺殘僧少 。”
松間藥臼竹間衣。
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
“ 水窮 ” 兩句 : 化用王維 《 終南別業 》 中詩句 :“ 行到水窮處 , 坐看云起時 。”
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 ? 月斜西院愈聲悲。
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 青山 ” 兩句 : 襲用范仲淹 《 越上聞子規 》 中詩句 :“ 青山無限好 , 猶道不如歸 。” 按舊說 , 子規啼聲似云 “ 不如歸去 ”。
〔 大意 〕貶官來到這江邊的小城,沒有房子可買,只好來到野寺和山僧相伴相依。松木作藥臼,竹葉作蓑衣。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方,看風起云飛。一只小鳥老是和我過不去,苦苦地纏住我的醉耳不住地哀鳴。月影西移,啼聲更加悲凄。青山如此美好,它還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 點評 〕 這首詞作于作者貶官信州 ( 治今江西上饒 ) 期間 , 仕途的挫折更容易勾起隱逸的念頭 。 詞的上片寫謫居生活的凄涼 , 下片寫自己歸隱江湖的愿望 。 詞中多化用前人詩句 , 而文氣順暢 , 了無痕跡 , 體現了作者高超的文字技巧 。
煙雨冪橫塘,紺色涵清淺。
冪: 覆蓋 。
紺( ɡàn )色: 天青色 。
誰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江半。
“ 誰把 ” 句 : 化用杜甫 《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 中詩句 :“ 焉得并州快剪刀 , 剪取吳淞半江水 。”
隱幾岸烏巾,細葛含風軟。
幾( jī ): 幾案 。
岸: 推起頭巾 , 露出前額 。
不見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遠。
柴桑避俗翁: 指東晉的陶淵明 。
〔 大意 〕煙雨覆蓋著水面,天青水綠,迷蒙一片。是誰用并州快剪,剪來了江南半江春水 ? 斜倚幾案,推開頭巾露出額頭,葛布衣服隨風飄起。看不到當年避世的陶潛,心隨著孤云飄到很遠的地方。
〔 點評 〕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生活的作品 。 詞的上片寫景 , 景清人靜 ; 下片正面描寫隱士形象 : 烏巾 、 葛衣 , 一派仙風道骨 。 末句心逐云飛 , 更是神思高遠 。《 詞統 》 評價這首詞 :“ 標致雋永 , 全無香澤 , 可稱逸調 。”
見梅驚笑,問經年何處,收香藏白 ?
經年: 連年 。
似語如愁,卻問我,何苦紅塵久客 ?
客: 客居 。
觀里栽桃,仙家種杏,到處成疏隔。
觀里栽桃: 用劉禹錫 《 戲贈看花諸君子 》“ 玄都觀里桃千樹 , 盡是劉郎去后栽 ” 句意 。
仙家種杏: 葛洪 《 神仙傳 》 記載董奉為人治病 , 凡病愈者種杏五株 , 其后郁然成林 , 多達十萬余株 。
千林無伴,澹然獨傲霜雪。
且與管領春回,孤標爭肯接,雄蜂雌蝶。
爭: 怎 。
豈是無情,知受了,多少凄涼風月。
寄驛人遙,和羹心在,忍使芳塵歇 ?
寄驛人遙: 陸凱贈范曄詩 :“ 折梅逢驛使 , 寄與隴頭人 。”
和羹: 古人以鹽 、 梅為調味品 , 并用以比喻宰相協理朝政 。
東風寂寞,可憐誰為攀折。
〔 大意 〕看見梅花,又驚又喜,問一年以來,你藏在哪里 ? 梅花含愁問我:何苦在紅塵久久作客 ? 觀中栽桃,仙家種杏,到處都與人間隔。林中沒有人可以作伴,只有獨傲霜雪。姑且領著春天回到這里,孤傲高標,怎肯與蜂蝶為伍。不是我無情,誰知我忍受了多少凄涼的歲月。折梅寄給朋友,可惜人已遠去;鹽、梅可以調羹,可惜徒有心在,怎忍心讓梅花凋零 ? 獨自寂寞在東風中,可憐無人為我攀折。
〔 點評 〕 這首詞以人梅問答形式 , 表達作者身在魏闕心戀江湖之情 。 詞的上片以梅問責其 “ 紅塵久客 ”, 表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 ; 下片寫梅的孤高標格 , 表現作者對江湖生活的向往 。 詠梅以明志 , 二者水乳交融 , 梅格即是人格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 茅草屋的屋檐 。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吳音: 江南吳地方言 。
翁媼( ǎo ): 老公公和老婆婆 。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無賴: 這里指小孩調皮 、 淘氣 。
〔 大意 〕茅草屋又低又小,溪邊長滿青青草。白發蒼蒼的一對老人吃醉了酒,吳音軟語感情好。大兒子正在溪東鋤豆田,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最可愛的是小兒子調皮搗蛋,躺在溪頭剝蓮蓬。
〔 點評 〕 這首詞寫和平寧靜的山居生活 。 低小的茅屋下 , 一對白發老人吳音軟語 , 三個兒子鋤豆田 、 織雞籠 、 剝蓮蓬 , 活畫出一幅清新自然 、 溫馨樸實的場景 , 充滿了生活氣息和歡樂恬淡之情 。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別枝: 橫斜的樹枝 。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聽取: 聽著 , 聽到 。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社林: 土地廟邊的樹林 。
〔 大意 〕明亮的月光驚飛了棲在樹枝上的鵲兒,清風送來半夜里的蟬鳴聲。稻花飄香,稻田里蛙聲一片,好像在歌唱著豐收的好年成。七八顆星星閃爍在遠遠的天邊,兩三顆雨點灑落在近近的山前。走過溪橋,轉過彎曲的小路,在土地廟的樹林旁邊,又看見了熟悉的茅屋。
〔 點評 〕 這首詞是作者閑居江西上饒時所作 。 詞寫農村夏夜的優美景色 , 表現了夜間野外勃勃的生機 。 全詞筆調輕快靈動 , 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 , 數字的運用也非常巧妙 。
陌上柔桑破嫩?,東鄰蠶種已生些。
陌: 田野上的小路 。
些: 一些 , 少許 。
平崗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黃犢: 小黃牛 。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路橫斜: 道路彎彎曲曲 , 相互交錯 。
青旗: 即酒招 , 也稱青簾 , 古代酒店用青布做的賣酒標志 。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薺菜: 一種野菜 。
〔 大意 〕田野上桑樹枝頭冒出了嫩?,東邊鄰居家的蠶種已經孵出一些小蠶來了。平坦的小山坡上,小黃牛吃著鮮嫩的小草,不時抬頭鳴叫;夕陽照著略帶寒意的樹林,點點烏鴉正忙著投林歸巢。越過遠遠近近的山坡,在那彎彎曲曲的小路旁有挑著青簾賣酒的人家。正當城中桃李花在寒風冷雨中凋零之時,田野溪邊的薺菜花卻盛開著白色的小花,使人感到春意盎然。
〔 點評 〕 這首詞寫初春時農村風光 , 歌頌江南農村的春天美景 。 詞的上片寫初春時農村一片生機勃勃 、 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 桑樹抽出嫩? , 鄰家孵出蠶種 , 黃犢吃草鳴叫 , 夕陽下烏鴉歸巢 ; 下片寫山鄉有遠遠的山峰 、 清澈的溪流可供游覽 , 有青旗招展的酒家可買酒喝 , 可謂景美人情也美 。 最后兩句將溪邊野生的薺菜花與城中的桃李花對比 , 反映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 同時也表現了他脫俗不凡的美學情趣 , 是廣為傳誦的名句 。
玉林何有 ? 有一灣蓮沼,數間茅宇。
玉林: 作者所居地名 。
斷塹疏柳聊補葺,那得粉墻朱戶 ?
補葺( qì ): 指修理 。
禾黍秋風,雞豚曉日,活脫田家趣。
客來茶罷,自挑野菜同煮。
多少甲第連云,十眉環坐,人醉黃金塢。
甲第: 豪門貴族的宅第 。
十眉: 這里指眾多的美人 。 唐玄宗曾令畫工作 《 十眉圖 》。
回首邯鄲春夢破,零落珠歌翠舞。
邯鄲春夢: 唐沈既濟 《 枕中記 》 載 , 盧生在邯鄲道上夢歷數十年富貴榮華 。
得似衰翁,蕭然陋巷,長作溪山主 ? 紫芝可采,更尋巖谷深處。
紫芝:《 樂府詩集 》 載漢商山四皓 《 采芝操 》:“ 曄曄紫芝 , 可以
療饑。”
〔 大意 〕玉林有些什么 ? 有一灣長滿蓮花的池塘,有幾間茅屋,有斷斷續續的溝塹,有疏疏落落的垂柳,就是沒有粉墻朱戶。乘著秋風收割莊稼,趁著清晨放出雞和豬,充滿了田家的樂趣。客人到家,遞上一杯清茶,各自挑幾把野菜一同烹煮。有多少豪門甲第,美人環坐,沉醉在黃金塢。驀然回首,邯鄲夢破,歌舞零落。怎比得上老漢我在這山鄉陋巷,永當這溪山之主 ? 更去尋訪巖谷深處,那里還有紫色靈芝可以采摘。
〔 點評 〕 這首詞寫隱逸生活的樂趣 。 詞的上片寫玉林蓬門蓽戶的清貧以及田家生活樂趣 ; 下片對照富貴榮華的不可久恃 , 以見 “ 長作溪山主 ” 的可貴 。 楊慎 《 詞品 》 推崇這首詞 “ 不惟有隱士出塵之想 , 兼如仙客御風之游 ”。 在歷代隱逸詞中 , 這首詞以其清新素樸獨樹一幟 。
上一篇:毛澤東詩詞賞析
下一篇:似花還似非花 — 詠物寄興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