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散文的組織方式與方法。散文貴散又忌散。散文的“散”表現在結構上的特點是隨興之所至,信筆所之,運筆如風,不拘成法。但散文的“散”決非散漫無章。每篇散文應有每篇自成的章法,有有形或無形的貫串線或匯聚點,做到形散而神聚,散和不散的統一。優秀的散文作家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如魯迅的《為了忘卻的紀念》,全文分五節,時而寫殷夫,時而寫柔石,時而寫他們被害時,時而寫他們被捕前,時而寫他們被捕被害后,有的節較長,有的節又很短,每節之間在結構的外形上,看來比較散,但由于作者采取縱橫交錯的結構,縱有“前年今日”、 “去年今日”、 “今年今日”作貫穿線,橫有“我”和幾位烈士的相見、相識、相交的聯系網,全文又有深沉的哀悼、懷念、悲憤的思想感情為匯聚點,所以整篇的結構自成章法,形散神不散。散文的結構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直線結構、橫式結構,網狀結構三種類型。不論采取什么樣的結構形式,都應求其自然,不宜造作。
上一篇:什么是散文的筆調
下一篇:什么是散文的網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