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樓
李嘉祐
傲吏身閑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
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閑眠對水鷗。
李嘉祐(約719—約781),字從一,趙州(今河北石家莊趙縣)人。唐玄宗天寶七載(748)舉進士,歷官秘書省正字、監察御史。肅宗至德元載(756)貶鄱陽令,歷任臺州(今浙江臺州)刺史、袁州(今江西宜春袁州)刺史,罷任后僑居蘇州。高仲武《中興間氣集》稱其“振藻天朝,大收芳譽。中興高流,與錢(起)、郎(士元)別為一體,往往涉于齊梁,綺靡婉麗,蓋吳均、何遜之敵也”。著有《臺閣集》,《全唐詩》錄其詩二卷,《全唐詩續拾》補其詩二首。
《竹樓》原集作《寄王舍人竹樓》,所以此詩是寫王舍人竹樓的,實際上也就是寫王舍人的,當然也是為了表達詩人自己的生活情趣。
起句點明王舍人的身份與性格,說他是個無權無勢的閑散小官,卻看不起達官貴人。“傲吏”,恃才傲物的官吏。戰國時期的莊子,曾在蒙(今河南商丘)做過漆園小吏,楚威王欲拜他為相,被他拒絕了。后世遂稱他為傲吏,如晉郭璞《游仙》詩說:“漆園有傲吏。”這里將王舍人比喻成莊子。“五侯”的典故,本卷《寒食》詩已作解釋。
后三句具體寫王舍人的所作所為。次句寫他就地取材,用極其便宜的竹子建了座高高的竹樓,可見他的閑情逸趣,與眾不同。后兩句寫他建竹樓的目的就是為了休閑。第三句寫他待在竹樓上不用搖動蒲扇就可以享受清風,“蒲葵扇”是一種與羽扇、紈扇比起來要普通得多的扇子,使用這種扇子,可見王舍人的生活非常簡樸。末句寫他閑躺在竹樓上就可欣賞到飛來飛去的鷗鳥。“紗帽”指在家中戴的一種可以防止頭發散亂又透氣的簡便帽子,如白居易《夏日作》說:“葛衣疏且單,紗帽輕復寬。一衣與一帽,可以過炎天。”“對水鷗”也暗用了《列子·黃帝》篇鷗鳥忘機的典故,表明王舍人超塵脫俗,忘身物外,不以世事為懷。
這首詩運用了一些典故,對豐富詩歌的內涵、深化詩歌的主題,具有明顯的作用。我們在讀詩時注意查考相關典故,會加深我們對詩歌的理解。此外,這首詩在結構上也頗具特色。
上一篇:劉 翰《立秋》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牧 童《答鐘弱翁》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