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
一蓑①一笠②一扁③舟,一丈絲綸④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⑤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注釋】
①蓑:蓑衣。
②笠:指斗笠,笠帽。
③扁(piān)舟:指小船。
④絲綸:古時候釣魚所用的絲線。
⑤樽:古時計量酒的單位,同“杯”。
賞析
王士禎(公元1634年—公元1711年),原名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人稱“王漁洋”。新城(今山東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杰出詩人和書法家。
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戊戌科進士,任揚州推官,轉侍讀,入值南書房。升禮部主事,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官至刑部尚書。不久,因受王五案牽連,被以“瞻循”罪革職回鄉。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應康熙帝特詔,官復原職。乾隆賜名士禎,謚文簡。王士禎博學好古,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并稱。書法高秀似晉人。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論詩創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后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中描寫一個漁翁江中垂釣的情形。只見秋江之上,一位漁翁身著蓑衣,頭戴斗笠,獨坐舟中,揮竿垂釣。他一邊喝酒,一邊高歌,怡然自得。寂靜中透著幾分逍遙,逍遙中卻又隱藏著幾許蕭瑟。詩人似乎已經融入畫中,而最后的“一人獨釣一江秋”似又回歸原圖。
詩人筆墨所至,一如釣鉤,畫一幅秋景,釣一江秋色,虛實相映,意境緲遠。通觀全詩,名詞遍布,卻無堆砌之嫌。“一”字成串,卻是韻律依然。文字平淡,意味無窮,詩與圖巧妙地融合到一起,清淡古樸,精彩至極!
上一篇:古詩《王冕·墨梅》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