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浪淘沙》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道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原是一組詩,劉禹錫寫于唐穆宗長慶二年(822),那時,劉禹錫正被貶于夔州。這首詩是組詩的第八首,詩人借浪淘沙自寫身世,表明讒言和被貶,都是不能持久的,只要自己不辭辛勞,如淘沙般地天天淘洗,終有沙盡、見于天日的一天。整首詩一如劉禹錫的其他作品的風(fēng)格一樣,豪放、曠達(dá)、樂觀,毫不妥協(xié),對前途充滿信心。
詩歌的1、2兩句,即表明詩人自己的心態(tài),不要說讒言如洶涌的濁浪撲面而來,不要說自己目前遷客的身份,有如沉睡江底的沉沙:難有見于天日的日子,不是,絕不會是!顯然,這是作者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的肺腑之言。這首類似七絕的短詩(有的選本把它歸入七絕詩類,有的選本把它歸入詞類,因“浪淘沙”原是詞牌名。二者皆可!),本當(dāng)是忌諱重字重句的,但詩人一開頭就接連用兩個“莫道”,不僅造成了語氣上的連貫,而且明白地抒發(fā)了自己堅(jiān)定的、不屈不撓的決心。此外,作者在1、2兩句里,連用兩個明喻,既關(guān)合眼前之景,又達(dá)到了“寫物以附意”(劉勰《文心雕龍•比興》)的目的。再者,詩人在這兩句中,明言“讒言”與“遷客”,一彼、一己,實(shí)則最后歸結(jié)于自己的態(tài)度,表明周圍環(huán)境不論如何惡劣,自己處境如何艱難,都毫無畏懼。
第3、4兩句,是說,真金畢竟是真金,千淘萬漉雖然極其艱辛,但吹盡蒙在上面的狂沙,真金還是會重見天日的。這兩句,詩人以淘沙見金,來比喻遭貶之人,終將會洗清罪名,昭雪天下,表明了詩人對前途充滿信心;對落井下石,散布讒言的無恥小人的極度輕蔑。聯(lián)系劉禹錫的仕途生涯來看,讒言當(dāng)然是那些詆毀永貞黨人和劉禹錫本人的流言。千淘萬漉是指劉禹錫一生所遭受的種種魔難和坎坷,但是他都意志堅(jiān)定,性格豪放樂觀,堅(jiān)信正義必會戰(zhàn)勝邪惡。“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這兩句詩,揭示了一個普遍的真理,得到了廣泛的流傳!
整首詩,頗具民歌風(fēng)格,通俗易懂,明白曉暢;而且通篇用比喻,或明喻,或暗喻,起到了很好的突出主題的作用。
上一篇:王維《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吳宮》諷刺晚唐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