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秦觀
這首七絕,以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見長。
春日大地,經過一夜細雨的滋潤,春色更濃,各種花卉草木,千姿百態,窮麗極妍。對這特有的自然美,詩人沒有作全面描摹,而是把鏡頭的焦點對準了庭園一角,攝下了一幅雨過初晴的精巧畫面: 琉璃瓦,浮光閃閃,猶如碧玉。那一株株芍藥花,燦然盛開,由于水珠的重壓,似在含淚欲泣,顯得凄艷欲絕。薔薇攀附著其他樹枝,如佳人嬌臥無力,百媚自生。在這里,有遠景有近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描寫生動細膩而又輕柔;在意境上以“春愁”統攝全篇,但通篇不露一“愁”字,讀者則可以從芍藥、薔薇的情態中領悟到。
這首絕句,對自然景物不是一般的客觀臨摹,而是賦予人的情態,收到了情景相生的藝術效果。一夜細雨的沾潤,嬌嫩的花草已經感到承受不了。一個“含”字,一個“臥”字,不僅刻畫了芍藥、薔薇經雨后的嬌弱狀態,傳出了它們的愁緒,就連詩人的惜花之情,也都包孕在其中了。和風細雨尚且如此,狂風驟雨又將如何呢?芍藥亭亭玉立,故有“含春淚”之態;薔薇攀枝蔓延,故有“無力臥”之狀。由于作者完全把握住了事物的不同特征和內在精神,因此狀物能夠傳神。
詩的另一個特色是,用字精警,生動準確。“春”、“曉”二字,粗一看來,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點明季節、時辰。但細細體味,正好渲染出此刻寧靜的氣氛,烘托了景物,使全詩更富有濃郁的詩情畫意。同時,每句一個動詞,用得極為巧妙。其中“落萬絲”是全詩的脈絡,對互不聯系的景象: 浮光,含淚,臥枝,起了紐帶作用,使有軌轍可尋,脈斷峰連,渾然一體。“浮”、“含”、“臥”三字,以實證虛,使讀者更能體味到“落萬絲”的情景。
此詩寫得情思綿綿,百媚千嬌,因此南宋敖陶孫評論道:“如時女步春,終傷婉弱。”(《詩人玉屑》引)金代元好問也說:“‘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論詩絕句三十首》)不過,這首寫景小詩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十分受人喜愛,原因在于體物入微而又融情入景。
上一篇:謝枋得《慶全庵桃花》賞析
下一篇:米芾《垂虹亭》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