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頎:《送魏萬之京》
朝聞游子唱離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1、2句,用倒裝句法)
鴻雁不堪愁里聽,
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3、4句寫客中愁苦)
關(guān)城曙色催寒近,
御苑砧聲向晚多。 (5、6句寫日暮天寒)
莫是長安行樂處,
空令歲月易蹉跎! (7、8句勉勵對方,詞肯意誠,是金玉良言!)
【今譯】
早晨,聽你向我唱著離別的歌,
昨夜微霜初下時,你渡過黃河。
煩愁中,不忍心聽那鴻雁哀鳴,
更何況還有重重關(guān)山要經(jīng)過。
潼關(guān)曙色微茫,催促寒冬臨近,
皇城中的搗衣聲,傍晚格外多。
不要把大城市,當(dāng)作行樂之地,
虛度年華,會白白地將青春消磨!
【作者介紹】
李頎(讀祈。690—751),趙郡(今河北趙縣)人。開元二十三年(735)中進士,曾任新鄉(xiāng)(今河南新鄉(xiāng))尉,因久未升遷,便辭官歸隱于潁陽東川。和當(dāng)時的詩人王維、綦毋潛、高適、王昌齡、崔顥等,均有唱和之作。擅長七言歌行和七律,善于描寫邊塞風(fēng)光,刻畫人物形象。對于音樂聲情的描繪,更具特色。《全唐詩》錄存其詩三卷。
【注釋】
魏萬:又名顥,唐天寶、大歷年間詩人,曾隱居王屋山。曾編李白詩文為《李翰林集》并作序,李白有《送王屋山人魏萬詩》。 之:往。
朝聞二句:游子,離別故鄉(xiāng)的人,這里指魏萬。這二句為倒裝句法,意謂昨夜初下微霜,今晨游子唱著離別之歌渡河去京。 況是:何況是,有更不堪之意。 關(guān)城:指函谷關(guān)城壘,魏萬由王屋山去京必經(jīng)之地。 催寒近:謂寒氣越來越重,一路上天氣愈來愈冷。 御苑:皇帝的園林,此指長安。 砧聲:搗衣聲。 蹉跎:虛度年華。
【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被送者魏萬,是一位晚輩。詩中巧妙地把敘事、寫景、抒情融合在一起,表現(xiàn)了作者對被送者的深切關(guān)懷與鼓勵。詩中沒有正面寫離愁別緒,而是著意于描寫被送人一路上艱苦的跋涉,設(shè)想他將要過重重關(guān)山,冒風(fēng)霜苦寒,旅途孤寂艱難。以自己的心情來切實地體會對方只身遠行的艱辛。這樣設(shè)身處地寫事,深情自見。在這些景色描寫中,也寄寓了作者痛心世路坎坷的感慨。末聯(lián)勸慰被送人到京以后,不要只知行樂,虛度年華,而要積極向上,語重心長,情意深厚。詩的情調(diào)雖較深沉悲涼,但卻催人進取,發(fā)奮圖強。
上一篇:王維《積雨輞川莊作》簡析
下一篇: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感悟詩作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