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浣溪沙·賦清虛
【題解】
這是一首大病初愈后抒發感慨表明心志的詞作。詞的上片寫病起后的心境依然很差,沒有食欲,身心狀況沒有多大起色,所以想到了清凈之地,想到了陪伴病僧,長期吃齋念經,托身佛門,從此萬念皆空,猶如繚繞的香煙從心頭飄過,一點香灰也不留下,表達出作者超塵脫俗的情思;詞的下片寫獨坐停云觀云,感悟云之出沒的理趣。言外之意是在自我安慰,認為落職還鄉,也是一種歸宿,深化了一種淡泊明志的清高。全詞通過對病起之后的一系列所想所思,表達了作者超凡脫俗、清高淡泊的情懷。
【原文】
強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長伴病僧齋。心似風吹香篆過①,也無灰。
山上朝來云出岫②,隨風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③,合歸來。
【注釋】
①香篆:指焚香時所起的煙縷,點燃時煙霧上升繚繞如篆文,故稱。②出岫(xiù):出山,從山中出來。比喻出仕。③次第:指依次,按照順序或以一定順序,一個接一個地。
【譯文】
我剛剛大病初愈,飲食索然無味,強迫自己多吃食物也不見好轉。
我想此時調病最合宜的方法,就是長期住在寺院與僧人相伴,并且打坐念經長吃齋飯,使心中一片清凈虛空,就像微風吹拂焚香時所起的煙縷,徐徐上升繚繞如篆文飄過,同時也沒有一點灰塵飄落。
仰望高山之上,早晨有浮云從山中出來,繼而隨風飄散,一去就再也不曾見它飄回。看來是依次飄浮到前村行雨去了,而風雨過后,又全都自己飄回來了。
上一篇:辛棄疾《添字浣溪沙·三山戲作》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