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①
【題解】
此詞當作于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辛棄疾被罷官閑居瓢泉時。在此兩年前,辛棄疾遭臺臣彈劾,罷福建安撫使,再次被迫退居信州帶湖,這期間他創作了諸多詞賦,此為其中一首。本詞中通過“我”與酒杯的問答,風趣而又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對南宋政權的失望、無奈以及積郁自己心中的苦悶與怨憤。全詞以戒酒為題,這在盛行詩酒生活的古代,的確是一首新奇滑稽之作,同時又運用擬人手法,更是產生了滑稽幽默、妙趣橫生的奇絕效果。
【原文】
杯汝來前②,老子今朝,點檢形骸③。甚長年抱渴④,咽如焦釜⑤;于今喜睡,氣似奔雷⑥。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后何妨死便埋”⑦。渾如此⑧,嘆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⑨。算合作、人間鴆毒猜⑩。況怨無小大,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亦須來。?”
【注釋】
①沁園春:詞牌名。又名“東仙”“壽星明”“洞庭春色”等。雙調一百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韻,下片十二句五平韻。止酒:戒酒。②汝:你,此指酒杯。③點檢形骸(hái):指全面檢查身體。點檢:一個一個地查檢。形骸:指人的形體。④抱渴:得了酒渴病,口渴即想飲酒。⑤焦釜(fǔ):燒糊的鍋。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當于現在的鍋。⑥氣似奔雷:形容呼吸時鼾聲如雷。⑦“汝說”句:《晉書·劉伶傳》載,劉伶縱酒放蕩,經常乘一輛車,帶一壺酒,令人帶著鐵鍬跟隨,并說“死便掘地以埋”。⑧渾如此:竟然如此不明事理。渾:竟然。⑨為媒:作為媒引,誘人飲酒。⑩算合作:統算起來應該看作。鴆(zhèn)毒:毒酒,毒害。古時用鴆鳥羽毛制成的劇毒,溶入酒中,飲之立死。古時常以鴆酒殺人。鴆:一種羽毛有毒的鳥。?成言:說定,約定。亟(jí):急,快。?肆:原指處死后陳尸示眾。這里指打碎酒杯。?麾(huī):同“揮”。
【譯文】
酒杯,你快到我近前來!老夫我今天,全面查檢了身體以后,我要整飭自身,不想再受到你的傷害。特別是,為什么我經年累月只要口渴就想要不停喝酒,可是喉嚨還是干得像焦糊的鍋一樣,好不自在;到如今我又患上了疏懶嗜睡的毛病,睡著了便會鼾聲如雷。你卻誘導我說:“劉伶是古今最通達的人,他說醉死又何妨,讓隨從就地挖坑掩埋就是了。”想不到你竟然如此不明事理,可嘆啊,你對于自己的知心朋友,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真是薄情少恩又令人憤慨!
更可氣的是,你竟然以歌舞作為飲酒的媒介。統算起來,應該把酒歸于人們常說的鴆毒一樣的毒性,這肯定是不用懷疑和猜測了。況且,怨恨不論是大還是小,都產生于人們心中的鐘愛;事物無論美好與丑惡,但是喜愛過度就會變成災害。現在我鄭重地與你約定:“請你不要再在此逗留,應當趕快離開,信不信我的力量,仍然可以肆無忌憚地將盛裝你的杯子摔壞。”酒杯惶恐地拜了又拜,說:“你揮趕我,我即刻就離開,倘若你招我來,我就一定會再回來。”
上一篇:辛棄疾《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