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釋迦院牡丹呈趙倅①
春風小院初來時,壁間惟見使君詩②。
應問使君何處去,憑花說與春風知。
年年歲歲何窮已,花似今年人老矣③。
去年崔護若重來④,前度劉郎在千里⑤。
①熙寧九年(1076)離密州前作。釋迦院:佛寺,在密州。趙倅:名成伯,時任通判,故稱“倅”。紀昀評曰:“前四句運意巧幻,后四句出以曼聲,亦情思惘然不盡。”(《紀批》)
②使君:州郡長官稱使君。作者自指。
③“年年”二句:唐·劉希夷《代白頭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④崔護:唐詩人,曾于清明日游都城長安南莊,向一女子求飲,意屬殊厚。次年重來,人已不見,因題詩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見孟棨《本事詩·情感》。此喻趙倅。
⑤劉郎:唐詩人劉禹錫,曾于貞元、元和年間三游玄都觀賞桃花,其《再游玄都觀》云:“百畝園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知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此以自喻,謂將離密遠去。
上一篇:蘇軾《薄薄酒二首(選一首)》注解
下一篇:子由將赴南都與余會宿于逍遙堂作兩絕句讀之殆不可為懷因和其詩以自解余觀子由自少曠達天資近道又得至人養生長年之訣而余亦竊聞其一二以為今者宦游相別之日淺而異時退休相從之日長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①(二首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