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①
【題解】
此詞作于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當時辛棄疾閑居帶湖,友人范廓之將要出游建康,而那里正是抗金前線,因此觸動了作者的愛國情懷,于是感慨萬分,并即席作詞以送別。詞中上片寫離別本無奈,而真正的感情從不受距離遠近影響,賦予了作品更深廣的社會意義;下片寄語建康故人,如今歸退田園,遠離宦海風波,表達了自己安貧樂道的思想。本詞雖寫送行,但不流于感傷,可謂是用詞明快爽朗,直抒胸臆,意蘊悠長。
【原文】
聽我尊前醉后歌,人生無奈別離何②。但使情親千里近,須信:無情對面是山河。
寄語石頭城下水③,居士,而今渾不怕風波。借使未成鷗鳥伴④,經慣⑤,也應學得老漁蓑⑥。
【注釋】
①定風波:詞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風波令、醉瓊枝、定風流等。另有多種仄韻格式變體。范廓之:即范開,據稼軒同時所作《醉翁操》題序,知范廓之將去臨安應試。游建康:文中當是范廓之的預擬之行。建康:即今江蘇南京市。②“聽我”兩句:謂人生離別本屬無可奈何之事。尊:同“樽”,酒杯,古時一種盛酒器具。③寄語:意為所傳的話語,有時也指寄托希望的話語。石頭城:《元和郡縣志》:“石頭城在上元縣西四里,即楚之金陵城也。吳改為石頭。”居士: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此處稼軒自稱。淳熙八年辛丑(1181),辛棄疾四十二歲,帶湖新居落成,自號稼軒居士。渾:全。風波:此處指政治上的風波。④借使:即使。鷗鳥伴:以鷗鳥為伴。⑤經慣:意指經歷一段自我適應,已經習慣于隱居生活。⑥老漁蓑(suō):老漁夫。蓑:蓑衣。
【譯文】
請聽聽我在酒樽前喝醉以后所唱的歌賦,離別本是人生中多么無可奈何的事情啊,如果感情深厚,即使相隔千里,也會感覺離得很近,但必須相信:倘若沒有深厚的情誼,即使站在對面,也像大江對岸的河山一樣無情。
請轉告建康的山和水,居士我,如今全然不怕政治上的風波再來糾纏我了。假使沒能如愿成為鷗鳥的同伴,但是經歷了一段隱居生活,習慣了以后,也能學得像老漁翁一樣,身穿蓑衣,悠然在江上垂釣。
上一篇:辛棄疾《卜算子·漫興》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歸朝歡·題趙晉臣敷文積翠巖》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