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漫興
【題解】
這首詞作于辛棄疾正處在人生的低潮時期。當時因遭小人排擠而被罷官,只好賦閑在江西鉛山縣期思渡附近的瓢泉隱居,飲酒吟詩,作賦填詞成了主事。本詞的上片描寫了雖然漢代李廣與李蔡才干人品有別,然而遭遇卻恰恰相反,借以痛斥南宋朝廷在人才使用方面的黑暗,暗喻誤國是必然;下片借田園除草、灌溉方面的道理,隱喻必須除舊布新,才會有新的起色,表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原文】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①。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②。
蕓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③。萬一朝家舉力田④,舍我其誰也⑤。
【注釋】
①“千古李將軍”兩句:言漢將李廣英勇善戰,功勛卓著。據《史記·李將軍列傳》,廣與匈奴戰,敵眾我寡,重傷被俘。匈奴人置廣于繩網上,行于兩馬之間。廣佯死,突然躍起奪得胡兒駿馬,南馳以整殘部。李將軍:即李廣。②“李蔡”兩句:言李廣雖功勛卓著,卻終無封侯之賞。而李蔡人品不過下中,名聲去李廣甚遠,卻得以封侯賜邑,位至三公。事見《史記·李將軍列傳》。③蕓草:除草。蕓:古同“耘”。陳根:老根。筧(jiǎn)竹添新瓦:剖開竹子,使成瓦狀,以作引水之具。筧:引水的長竹管,安在房檐下或田間。④朝家:朝廷。力田:選拔人才的科目。漢代設“力田”(努力耕作)、“孝悌”(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兩科。中選者受賞,并免除徭役。⑤舍我其誰也:除了我,還能是誰呢?語出《孟子·公孫丑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p>
【譯文】
千古揚名的李廣,不愧為飛將軍,能夠在敵眾我寡而且重傷被俘的情況下,突然飛身躍起奪得匈奴的戰馬。李蔡的人品才干都在李廣的下中等,卻能被封侯拜相,而李廣雖功勛卓著,卻終無封侯之賞。
我現在隱居田園,懂得了很多耕作的道理。比如在田里鋤草,就一定要除去老根,剖開竹筒,就可以刮制成新的竹瓦,安在房檐下或田間。有時我在想,萬一某一天,朝廷頒發詔令舉辦“力田”科考,那么能榜上有名的,除了我,還能有誰呢?
上一篇:辛棄疾《卜算子·尋春作》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定風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