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賞析】
納蘭性德善于用短句營造畫面,開篇山一程水一程的疊章詠唱,就用簡要的方式傳遞著旅途的艱辛。突然接以夜深千帳燈的畫面,似乎在用溫暖消解旅途孤苦,但他自己其實是身處千燈之外,別人家的燈火溫情其實與自己無關,反倒更加襯托自身的孤寂憂傷。
下闋繼續鋪陳旅途孤苦,此夜也只有千帳燈是略有溫暖,外界環境是一片風雪大作,將此刻想要夢中回到溫暖家鄉的愿望都吹破了,于是也就更加厭惡這片空間,更加懷念身后的故鄉。
納蘭性德如今在什么地方?“身向榆關那畔行”一句已經透露出個中消息,他現在來到了山海關外的東北,所以面對著風雪苦寒。然而作為滿清貴族,東北本是他自己的故鄉,是列祖列宗發跡的地方,是他真正的故鄉。但他卻不僅不把這里當成故鄉,還無比嫌棄,始終想念漢家的土地北京。
其實納蘭性德此行是跟隨康熙皇帝出關東巡,主要任務是祭祀太祖努爾哈赤與太宗皇太極,向祖宗報告平定了云南吳三桂的叛亂。在這樣的目的下,納蘭性德仍然對關外的苦寒感到煩亂,還是深情懷念關內的北京,雖然可以體現他的一片坦誠的赤子之心,但卻還是令人感到唏噓。
自從清軍入關,定都北京之后,清政府就非常重視滿清傳統的葆育,要求滿清貴族都要訓練騎射,延續他們的立身之本,還將東北視作龍興之地而禁止隨便進入,更嚴格禁止滿清貴族與漢族通婚。但在此刻的康熙二十一年(1682),僅僅離入關過去三十八年,一位滿清貴族公子就已然發出了如此凄涼的鄉思,嫌棄起祖宗發跡的龍興之地,當然是最高統治者始料未及的事情。可見無論滿清皇室再怎么防范,也阻止不了漢文化的沖擊。而納蘭這番有些忘本的鄉愁,其實也昭示著八旗子弟忘記傳統,日益驕逸的未來。
上一篇:納蘭性德《沁園春·代悼亡》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