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題解】
本篇選自《稼軒詞編年箋注》卷一。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南宋詞人。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但均未被采納。長期落職閑居于江西上饒、鉛山一帶。其詞以豪放為主,與蘇軾并稱“蘇辛”。有《稼軒長短句》。今人鄧廣銘有《稼軒詞編年箋注》。
摸魚兒,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本名“摸魚子”,又名“山鬼謠”、“陂塘柳”等。宋孝宗淳熙六年(歲次己亥),辛棄疾由湖北轉運使調任湖南,作此詞賦別。漕,漕司,宋稱轉運使為漕司,管錢糧之官。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1)、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2),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3),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4)!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注釋】
(1)見說道:聽說。(2)算:料想。此句意謂看來只有檐下蛛網還在整天沾惹飛絮,想把春色留住。(3)長門:漢代宮殿名。武帝陳皇后失寵后被幽閉于此。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4)玉環飛燕:指唐玄宗寵幸的妃子楊玉環和漢成帝寵幸的皇后趙飛燕,皆貌美善妒,無善終。
【導讀】
這是一首憂時感世之作。詞中表層寫的是美女傷春、蛾眉遭妒,實際上是作者借此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憤慨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之情。全詞情調婉轉凄惻,柔中寓剛。上片抒寫惜春、留春、怨春之情,運用比興手法表現了年華虛度、壯志不伸的感慨。下片借用陳皇后的故事,暗喻自己遭受排擠,報國深情無處申述;并用楊玉環、趙飛燕的悲慘結局來警告投降派。然最終還是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也不見國家恢復的希望,所以不免發出“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的哀怨來。以景語作結,含無盡余味。
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載,孝宗看了這首詞以后,雖未加罪辛棄疾,但很不高興??梢娫~的內容刺痛了當時的朝廷。
上一篇:《青玉案》表達什么?《青玉案》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青玉案·元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