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賦海棠
著厭霓裳素。染胭脂苧羅山下,浣沙溪渡。誰與流霞千古醞,引得東風(fēng)相誤。從臾入?yún)菍m深處。鬢亂釵橫渾不醒,轉(zhuǎn)越江刬地迷歸路。煙艇小,五湖去。
當(dāng)時倩得春留住,就錦屏一曲種種,斷腸風(fēng)度。才是清明三月近,須要詩人妙句。笑援筆殷勤為賦。十樣蠻箋紋錯綺,粲珠璣淵擲驚風(fēng)雨。重喚酒,共花語。
◎苧羅山:《吳越春秋·句踐陰謀篇》:“越王得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注云:“苧蘿山在諸暨縣南五里,西施、鄭旦所居。下臨浣江,江中有浣紗石。”
◎轉(zhuǎn)越江三句:世傳越復(fù)平吳,西施仍隨范蠡去,后隨范蠡泛舟湖中。“刬地”在此應(yīng)作“無端”或“反而”解。
◎昔有婦人思所歡不見,輒涕泣,恒灑淚于北墻之下,后灑處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婦面,……名曰斷腸花,又名八月春,即今之秋海棠也。(《嫏嬛記》卷中引《采蘭雜志》)
◎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韻》)
上一篇:《又·賦梅,寄余叔良》辛棄疾詞集
下一篇:《又·賦琵琶》辛棄疾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