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落梅
【原文】
宮粉雕痕,仙云墮影,無人野水荒灣。古石埋香 ① ,金沙鎖骨連環。南樓不恨吹橫笛,恨曉風、千里關山。半飄零、庭上黃昏,月冷闌干。
壽陽空理愁鸞 ② ,問誰調玉髓,暗補香瘢?細雨歸鴻,孤山無限春寒。離魂難倩招清些,夢縞衣、解佩溪邊。最愁人、啼鳥清明,葉底清圓。
【注釋】
①古石埋香:鮑照的《蕪城賦》中有“莫不埋荒幽石,委骨窮塵”句,詞人化用之。
②鸞:此指“鸞鏡”,古時婦女的梳妝鏡。
【譯文】
是宮中粉黛雕殘的痕跡,是云間仙女飄墜的倩影,流落在這無人的野水荒灣。深山古石埋著她的芳馨玉體,金沙灘上葬著她的鎖骨連環。不恨南樓奏起《梅花落》笛曲,只恨那晨風吹遍千里關山。黃昏時分,庭院里的花兒紛紛飄零;夜半時分,幽幽冷月映照欄桿。
壽陽公主愁對空鏡梳妝打扮,梅花落盡試問用什么調和玉髓,來悄悄修補芳香的痕瘢。細雨綿綿,鴻雁翩翩歸去,孤山梅苑彌漫著無限春寒。離魂遠去何時再能招還?只能夢見你白衣白裙贈我佩環。最愁人的是雨后晴天的啼鳥,在葉底下叫聲清脆圓轉。
【鑒賞】
本詞名為寫落梅,實則悼亡。詞人將落梅喻作亡人,深切表達了自己的哀悼之情,此篇也被世人稱為詞人的“最高之作”。
上片寫梅之凋落,暗喻人之離世。起句用“宮粉”、“仙云”形容梅花的美艷和出塵脫俗。生前如此鮮艷美麗和不染塵埃,卻凋落在野水荒灣,兩相對比,悲涼凄切之意盡顯。“古石”兩句,進一步寫梅之高潔。梅花生前以艷悅人,死后歸于荒野,正是“質本潔來還潔去”,此等品格令人敬佩和贊嘆。“南樓”三句,詞人結合自身處境,發出悲憤之音,千里關山相隔,令這份思念更增幾分。最后三句,復歸于凄冷。梅花在凋零的一剎那,無人憑欄而望,無人關切,唯有黃昏冷月相伴,何等孤寂,何等凄涼。
下片改換空間,由眼前之梅思及昔日之人,重筆悼亡人。起句詞人接連用典,“壽陽”、“空理”借用壽陽公主梅花妝之典,“調玉髓”、“補香瘢”借用三國時吳南陽王孫和與鄧夫人之典。孫和十分寵愛鄧夫人,但一次酒醉后舞劍誤傷鄧夫人之面頰,心痛不已,即用一百兩黃金買來白獺,命太醫和以白獺骨髓,調和雜玉和琥珀粉末以除疤痕。詞人借孫和與鄧夫人之恩愛反襯自己的孤苦伶仃。“細雨”兩句用凄涼之景點綴悲涼之情,“離魂”三句則回憶昔日的恩愛,最后三句再次寫花凋之后的梅樹,抒發惆悵。
整首詞用情真切,句句含情,字字透出相思。此外,情與景的融合也恰到好處,堪稱詠物詞中的佳作。
【宋詞地圖】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宋代詞人林逋曾在此隱居,并植梅養鶴,時人稱其為“梅妻鶴子”。
上一篇:吳文英《風入松》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吳文英《八聲甘州·渺空煙四遠》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