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澤書法淺議
剛剛接觸永澤先生的人,會產生一個錯覺,以為他是個罡風海雨手握雷霆的人,其實他粗獷其表蘊藉其心,豪氣干云縱橫捭闔的事情固然做得,但到底是書香與酒氣俱春、寸翰與長文俱佳的人物。
作為文藝界的領導,近年來他呼吁建立“長江畫派”,促進“荊楚書道”,可謂用心猶深,用力猶多。吹響湖北畫壇與書壇的集結號,此種藝政,頗獲各方面的贊譽。
執掌文壇殊非易事,除了團結文藝家發展繁榮全省各項藝術事業,自己也必須懷抱荊山之玉,手握靈蛇之珠。否則,便是外行領導內行,成為山陰道上的過客。
永澤先生的文藝才華,原也是多方面的。藝術策劃、散文寫作、吟詩撰聯等樣樣來得,但他最為心儀的藝術還是書法。
前幾年也許是性格使然,他好作擘窠大字,氣勢雄渾。若強挑毛病,惜其含蓄略缺。近兩年他進入變法之際,換巨椽而操長毫,收斂那些甩胳膊蹬腿兒的俠客風范,而盡量在墨線之間展現書卷之氣。點撇豎捺暫別風檣陣馬,片紙尺幅漸見儒雅斯文。
去年秋日他在北京的書展,這種變化已經非常明顯,冬季在天興洲文人雅聚中展出的幾十幅小品,變法的成果便已廣泛得到同道們的贊賞了。日下他告訴我,將在海山金谷文化城中舉辦一個《海山故事》的小型書法展,并將部分作品影印贈我欣賞。從這些作品中可以明確感到永澤先生的書法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過去講氣勢,現在講法度;過去重骨力,現在重風雅。不單是字的變化,其書寫內容亦從尋章摘句變成自作詩詞。古人講詩書同源,現在書法與詩藝竟成了兩股道兒上的車。永澤先生刻意回歸傳統,追求雋永與含蓄的東方圓融之美,這一點尤其值得贊賞。希望永澤先生堅持這種變法,心旌搖蕩地行走在荊楚書道上,迷不知終其所止。
2014年2月21日于閑廬
上一篇:熊召政《用筆墨怡養心靈—簡評周漢章先生的書畫》
下一篇:熊召政《祭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