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韋太守陟
【原文】
荒城自蕭索①,萬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聞歸鴻②。
寒塘映衰草,高館落疏桐。臨此歲方晏③,顧景詠《悲翁》④。
故人不可見,寂寞平陵東⑤。
【注釋】
①蕭索:蕭條冷落;凄涼。
②迥:遠。嘹唳:形容聲音響亮凄清。
③晏:通“旰”(gàn),遲。
④顧景:“顧影”,自顧其影。《悲翁》:樂府曲《思悲翁》的省稱。
⑤平陵東:樂府相和曲名。相傳為漢代翟義的門客所作。王莽立孺子嬰為帝,自稱假皇帝。后來前任丞相翟方進的兒子子東郡太守翟義起兵反對王莽,事情敗露被王莽殺害,他的門客為作哀歌。平陵:漢昭帝劉弗陵之陵。
【譯文】
荒涼的城池蕭條冷落,萬里望去山河空蕩蕩的。高高的天上秋日迥遠,聽到回歸南方的大雁凄厲地悲鳴。寒冷的池塘倒映著枯萎的草湊,高大的館舍旁樹葉疏落的梧桐正在落葉。當此一歲將近的時候,你對著影子吟詠《思悲翁》。老友不能見面,我在平陵之東也是非常寂寞。
【賞析】
王維的朋友韋陟被降官為襄陽太守,王維思念朋友,作詩相寄,傾訴離別之情。韋陟是唐代顯赫的士族家族“京兆韋氏”的子弟,“京兆韋氏”有二十人在唐代擔任宰相。韋陟出身顯赫,能詩能文,書法出眾,廣有才名,待人卻無絲毫傲慢氣息,擔任禮部侍郎、吏部侍郎期間政績卓著。正因為韋陟出身好、才學好、人品好、能力強,通過阿諛逢迎唐玄宗而掌握權勢的李林甫非常害怕韋陟威脅自己的地位,所以把他調離京城。后來外戚楊國忠也非常忌憚韋陟的才華,以至于韋陟在天寶年間郁郁不得志。唐肅宗即位后,本來有意任命韋陟為宰相,但韋陟拂逆唐肅宗的意思,建議從輕發落杜甫,使得唐肅宗逐漸疏遠了韋陟。韋陟一生中,未曾因為政治上的坎坷而改變自己的為人。
詩人與朋友遠隔千里,分別日久,思念情深。詩人在淡然的秋景描寫中,抒發出自己對朋友深深的思念,使人倍覺凄涼。此詩讀來頗有高致,而出語近乎自然天成,但實際上這首詩中融入了詩人的巧妙構思。首聯荒城、山河都是實景,一個“空”字將眼前的景象寫入極端空曠遼闊的空間中。第三句“天高秋日迥”承接了這種空闊的空間感,而“歸鴻”又將視野集中到實在的物象上。“寒塘映衰草”一句中,處處是實在的、凄涼的意象,而“高館落疏桐”又寫出客居空落落的感覺。秋天的凄涼氣息,在“空”與“實”的交織中被描繪出來。
詩歌尾二聯連續借用了《思悲翁》與《平陵東》兩個樂府詩題,但詩句的意思與樂府詩的意思沒有太大關聯,“顧景詠《悲翁》”中“悲翁”實際指代即是悲傷的老翁,“寂寞平陵東”中“平陵東”即指詩人所在的長安城郊。借用樂府詩題,使得詩歌讀來頗具古韻。
上一篇: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宮槐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