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原文】
寒更傳曉箭①,清鏡覽衰顏。隔牖風驚竹②,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③。借問袁安舍④,翛然尚閉關⑤。
【注釋】
①曉箭:拂曉時漏壺中指示時刻的箭。常借指凌晨這段時間。
②牖(yǒu):窗戶。古時“窗”專指開在屋頂上的天窗,開在墻壁上的窗叫“牖”。
③積素:積雪。語出謝惠連《雪賦》:“積素未虧,白日朝鮮。”
④袁安:東漢名臣,為人公平、正直。袁安沒做官的時候,客居洛陽,很有賢名。一年冬天,洛陽令冒雪去訪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洛陽令叫隨從掃出一條路才進到袁安屋里。袁安正凍得蜷縮在床上發抖。洛陽令問:“你為什么不求親戚幫助一下?”袁安說:“大家都沒好日子過,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擾人家?”洛陽令佩服他的賢德,舉他為孝廉。此詩以袁安雪中閉門不出的典故,寫出胡居士生活清貧但有操守。
⑤翛(xiāo)然:形容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
【譯文】
寒夜的更點傳到了拂曉的時刻,對著明鏡,我看到了自己衰老的容顏。隔著窗戶,聽到風驚動了竹子,打開屋門,原來雪已經下滿山坡。灑在天空中的雪,落在寂靜的深巷,積雪堆在空廣閑寂的廳堂。詢問下袁安家怎么樣了?聽說他下這么大雪,仍然閉門不出。
【賞析】
這首詩中的雪景清脫閑雅,此詩被清人王士禎推崇為雪詩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這首清秀的雪詩,詩歌脈絡中蘊藏著生活的體驗。第一句寫明時間已是凌晨,一位老人,沒有睡覺,對著明鏡感慨時間流逝。這是為什么呢?第三句“隔牖風驚竹”寫出了雪夜中緊急的風聲。睡眠偏淺是上了年紀的人常見的問題;詩人因為這一生活問題,又感慨自己逐漸老去。寒夜不寐的傷感,被詩人極為含蓄地寫了出來。
風吹得竹子颯颯作響,不眠的詩人必然會想看看怎么回事。“開門雪滿山”寫眼前景象:白雪堆滿山坡。“滿”字形象地寫出了雪景對詩人的視覺沖擊,詩人不禁觀賞起雪景,也就引出了五、六兩句。“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寫出了雪夜的寂靜清冷。“灑空”寫出了空中雪花的灑脫飄逸,“積素”寫出了一片潔白的地上雪景,形象生動,簡樸而無繁雜的雕琢氣。
在這樣寂靜寒冷的雪夜,詩人望著眼前的雪景,卻擔憂起遠方貧寒而賢德的朋友:胡居士會不會像袁安那樣遇到困難了呢?可能像胡居士那樣的人,遇到難挨的寒冷日子,情愿自己熬著,也不愿意麻煩別人吧。
上一篇:王維《冬日游覽》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出塞》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