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南歸
萬里春應盡,三江雁亦稀 ① 。
連天漢水廣,孤客郢城歸。
鄖國稻苗秀 ② ,楚人菰米肥 ③ 。
懸知倚門望,遙識老萊衣。
【校】
①亦稀,《文苑英華》作“欲飛”,非。
②鄖,顧可久本、《唐詩正音》俱作“郎”,誤。
③米,一作“菜”,《文苑英華》作“葉”。
【注】
三江: 《水經注》:“巴陵西對長洲,其洲南 湘浦,北對大江,故曰三江也。三水所會,亦謂之三江口矣。”《一統志》:“三江在岳州府城下,岷江為西江,澧江為中江,湘江為南江,皆會于此,故名,亦名三江口。”
漢水廣: 《詩》:“漢之廣矣。”
鄖國: 杜預《左傳》注:“鄖國在江夏云杜縣東南,有鄖城。”酈道元《水經注》:“西有古竟陵大城,古鄖國也。鄖公辛所治,所謂鄖鄉矣。”《史記正義》:“《括地志》云:‘安州安陸縣城,本春秋時鄖國城。’”《輿地廣記》:“復州沔陽縣,春秋鄖子之國,漢云杜縣地,屬江夏郡。”
菰米: 《本草》:“陶弘景曰:菰米,一名雕胡,可作餅食。陳藏器曰:雕胡是菰蔣草米,古人所貴,故《內則》云‘魚宜苽’,皆水物也。曹子建《七啟》云‘芳菰精稗’,謂二草之實可以為飯也。蘇頌曰:菰生水中,葉如蒲葦,其苗有莖梗者謂之菰蔣草,至秋結實,乃雕胡米也,古人以為美饌,今饑歲人猶采以當糧。”
倚門: 《戰國策》:“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其母曰:‘汝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汝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上一篇:王維《送別》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送孫秀才》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