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 ①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君門遠 ② ,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③ 。
置酒臨長道 ④ ,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⑤ 。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⑥ 。
【校】
①《河岳英靈集》、《文苑英華》、《唐文粹》并作“送綦母潛落第還鄉”。
②君,二顧本、凌本俱作“金”。
③洛,《唐文粹》作“兆”。
④《唐文粹》作“置酒長亭”。送,二顧本、凌本俱作“置酒長安道”。
⑤城,《唐文粹》作“村”。
⑥謂,一作為“誤”。
【注】
英靈: 《隋書》:“李德林美容儀,善談吐。齊天統中,兼中書侍郎,于賓館受國書。陳使江總目送之曰:‘此即河朔之英靈也。’”又《文學傳》:“江漢英靈,燕趙奇俊。”
吾道非: 《史記·孔子世家》:“《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于此?”
寒食: 《荊楚歲時記》:“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據歷, (今) 〔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
京洛: 班固《東都賦》:“子徒習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陸機詩“京洛多風塵”,又云“京洛多妖麗”,并謂東京洛陽之地。
桂棹: 《楚辭》:“桂棹兮蘭枻。”王逸注:“棹,楫也。”
吾謀適不用: 《左傳》:“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知音稀: 《古詩》:“但傷知音稀。”
上一篇: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送友人南歸》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