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龕禪師 ①
山中燕子龕,路劇羊腸惡。
裂地競盤屈,插天多峭崿。
瀑泉吼而噴,怪石看欲落。
伯禹訪未知,五丁愁不鑿。
上人無生緣,生長居紫閣。
六時自搥磬,一飲尚帶索。
種田燒白云,斫漆響丹壑。
行隨拾栗猿,歸對巢松鶴。
時許山神請,偶逢洞仙博。
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
周商倦積阻,蜀物多淹泊。
巖腹乍旁穿,澗唇時外拓。
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
鳥道悉已平,龍宮為之涸。
跳波誰揭厲,絕壁免捫摸。
山木日陰陰,結跏歸舊林。
一向石門里,任君春草深。
【校】
①一本有“詠”字。
【注】
燕子龕: 按《唐驪山宮圖》,燕子龕在連理水上,山城門在其東,飛霞泉在其西。
羊腸: 謂燕子龕之路盤紆曲屈,較羊腸更惡。《括地志》:“太行山在懷州河內縣北二十五里,有羊腸坂。”《漢書·地理志》:“上黨郡壺關有羊腸坂。”
峭崿: 孫綽《游天臺山賦》:“陟峭崿之崢嶸。”李善注:“《文字集略》曰:崿,崖也。”
五丁: 《華陽國志》:“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舉萬釣。”
紫閣: 《太平廣記》:“終南山紫閣峰去長安城七十里。”《陜西志》:“紫閣峰在西安府鄠縣東南三十里,旭日射之,爛然而紫。其形上竦若樓閣。”然即杜詩所謂“紫閣峰陰入渼陂”也。
六時: 西域分晝夜為六時,謂日初分時、日中分時、日后分時、夜初分時、夜中分時、夜后分時。
帶索: 《列子》:“孔子游于太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燒田: 《齊民要術》:“凡開荒山澤田,皆七月芟艾之。草干,即放火。至春而開墾。其林木大者, 殺之,葉死不扇,便任耕種。三歲后,根枯莖朽,以火燒之。”
斫漆: 《古今注》:“漆樹以剛斧斫其皮,開,以竹管承之,汁滴管中,即成漆也。”
丹壑: 鮑照詩:“妍容逐丹壑。”
山神請: 《法苑珠林》:“晉廬山有釋曇邕,姓楊,關中人。形長八尺,雄武過人。南投廬山,事遠公為師。內外經書,多所綜涉。志尚傳法,不憚疲苦。乃于山之西南,別立茅宇,與弟子曇果,澄思禪門,嘗于一時,果夢見山神求受五戒。果曰:‘家師在此,可往諮受。’后少時,邕見一人著單袷衣,風姿端雅,從者三十人。請受五戒。邕以果先夢,知是山神,乃為說法授戒。神以外國匕箸,禮拜辭別,倏忽不見。”又云:“大同元年二月五日,攝山神現形,著菩薩巾,披袈裟,形貌極端正,侍從左右三十馀人。又一人捉香爐在前,來入禪堂,詣弘誓法師所。自坐胡床,與法師共語,并請寺眾行道。”
洞仙博: 曹植詩:“仙人攬六箸,對博太山隅。”
無行作: 《維摩詰經》:“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舍,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
積阻: 郭璞《江賦》:“幽澗積阻。”
鳥道: 凡山路之高峻險絕者,謂之鳥道。《南中八志》:“交趾郡治龍編縣,自興古鳥道四百里,以其險絕,獸猶無蹊,特上有飛鳥之道耳。”“鳥道”字本此。
揭厲: 《爾雅》:“‘深則厲,淺則揭。’揭者,揭衣也。以衣涉水為厲。繇膝以 (上) 〔下〕為揭,繇帶以上為厲。”
結跏: 《菩薩瓔珞經》:“二者坐禪,若欲詣座結跏趺坐,便去眾想。”
上一篇:王維《游李山人所居因題屋壁》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燕支行》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