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9 11:32:10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原文】

君諱嘉[1],字萬年,江夏鄳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稱,仕吳司空。祖父揖[2],元康中為廬陵太守。宗[3]葬武昌新陽縣,子孫家焉,遂為縣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閨門孝友,人無能間,鄉閭稱之。沖默[4]有遠量,弱冠,儔類[5]咸[6]敬之。同郡郭遜,以清操知名,時在君右[7]。常嘆君溫雅平曠,自以為不及。遜從弟立[8],亦有才志,與君同時齊譽,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聲流京邑。太尉潁川庾亮[9],以帝舅[10]民望,受分陜[11]之重,鎮武昌,并領江州,辟[12]君部[13]廬陵從事。下郡還,亮引見,問風俗得失,對曰:“嘉不知,還傳當問從吏。”亮以麈尾[14]掩口而笑。諸從事既去,喚弟翼語之曰:“孟嘉故[15]是盛德人也。”君既辭出外,自除吏名。便步歸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歡樂,怡怡如也。旬有馀日,更版[16]為勸學從事。時亮崇修學校,高選儒官,以君望實,故應尚德之舉。太傅河南褚褒[17],簡穆[18]有器識,時為豫章太守,出朝宗[19]亮,正旦大會州府人士,率多時彥[20],君坐次甚遠。褒問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坐,卿但自覓。”褒歷觀,遂指君謂亮曰:“將無是耶?”亮欣然而笑,喜褒之得君,奇君為褒之所得。乃益器焉。舉秀才[21],又為安西將軍庾翼府功曹,再為江州別駕、巴丘令、征西大將軍譙國桓溫[22]參軍。君色和而正,溫甚重之。九月九日,溫游龍山,參佐畢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時佐吏并著戎服。有風吹君帽墮落,溫目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君初不自覺,良久如廁。溫命取以還之。廷尉太原孫盛,為諮議參軍,時在坐,溫命紙筆令嘲之。文成示溫,溫以著坐處[23]。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奉使京師,除[24]尚書刪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聞其名,賜見東堂。君辭以腳疾,不任拜起,詔使人扶入。君嘗為刺史謝永別駕,永,會稽人,喪亡,君求赴義[25],路由永興。高陽許詢,有雋才[26],辭榮不仕,每縱心獨往。客居縣界,嘗乘船近行,適逢君過,嘆曰:“都邑美士,吾盡識之,獨不識此人。唯聞中州有孟嘉者,將非是乎?然亦何由來此?”使問君之從者。君謂其使曰:“本心相過,今先赴義,尋還就君。”及歸,遂止信宿[27],雅相知得,有若舊交。還至,轉從事中郎,俄遷長史。在朝隤然[28],仗正順而已,門無雜賓。常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溫從容謂君曰:“人不可無勢,我乃能駕御卿。”后以疾終于家,年五十一。始自總發,至于知命[29],行不茍合,言無夸衿,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飲,逾多不亂。至于任懷得意,融然遠寄,傍若無人。溫嘗問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爾。”又問聽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30],答曰:“漸近自然。”中散大夫桂陽羅含,賦之曰:“孟生善酣,不愆[31]其意。”光祿大夫南陽劉[32],昔與君同在溫府,淵明從父太常夔[33]嘗問:“君若在,當已作公[34]不?”答云:“此本是三司人[35]。”為時所重如此。淵明先親,君之第四女也。凱風寒泉之思[36],實鐘厥心[37]。謹按采行事,撰為此傳。懼或乖謬,有虧大雅君子之德,所以戰戰兢兢,若履深薄云爾。

贊曰:孔子稱:“進德修業,以及時也[38]。”君清蹈衡門,則令聞孔昭[39];振纓公朝,則德音允[40]集。道悠運促,不終遠業,惜哉!仁者必壽[41],豈斯言之謬乎!

【注釋】

[1]孟嘉:東晉時期名士與官員,三國時期東吳司空孟宗曾孫,陶淵明的外祖父。曾任廬陵從事、江州別駕、征西參軍等職,受到了庾亮、褚褒、桓溫等上司的器重,曾得到過晉穆帝的親自接見。五十一歲時去世。

[2]揖:音yī。

[3]宗:曾祖父孟宗。

[4]沖默:淡泊而沉靜。

[5]儔類:同輩。

[6]咸:都。

[7]右:上,古時以右為尊。

[8]立:郭立。

[9]庾亮:字元規。東晉時期外戚、名士,丞相軍諮祭酒庾琛之子,晉明帝穆皇后庾文君之兄。

[10]帝舅:為晉明帝的妻舅。

[11]分陜:原指周成王時,周公、召公分陜而治。后指朝廷對守土重臣的托付。

[12]辟:征召賢才委以重任。

[13]部:部屬。

[14]麈(zhǔ)尾:東晉尚清談,麈尾形似拂塵,可用于驅蚊,魏晉名士常常用以助言談。

[15]故:原來是。

[16]版:官名冊。

[17]褚(chǔ)褒:康帝時國丈,先后任豫章太守,徐州及兗州都督。死后追為太傅。

[18]簡穆:清簡而莊重。

[19]朝宗:原意諸侯覲見天子,引申為下級覲見上級。

[20]時彥:其時的才俊。

[21]秀才:俊秀之才。

[22]桓溫: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權臣。東漢名儒桓榮之后,宣城內史桓彝長子。桓溫是晉明帝的駙馬,因溯江而上滅亡成漢政權而聲名鵲起,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戰功累累。后獨攬朝政十余年,操縱廢立,有意奪取帝位,終因第三次北伐失敗而令聲望受損,且受制于朝中王謝勢力而未能如愿。桓溫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錫,但因謝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實現。死后謚號宣武。

[23]著:放在。全句是說放在孟嘉的位置。

[24]除:封。

[25]義:道義。全句指前去吊喪。

[26]雋(jùn)才:俊才。

[27]信宿:兩宿。

[28]隤(tuí):原意疲憊,引申為柔和的樣子。《詩經·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馬虺隤。”

[29]知命: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

[30]肉:歌喉。

[31]愆(qiān):過失。

[32]劉:晉南陽人,字敬道。桓玄岳丈。博學,明習《詩》《禮》三史。歷度支尚書,加散騎常侍。及玄輔政,以為尚書令,加侍中,不拜。改授特進、金紫光祿大夫。

[33]從父:在這里指叔父。夔(kuí):陶夔,曾舉薦陶淵明為彭澤令。

[34]公:三公。

[35]三司人:即三公。

[36]化用《詩經·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這句是說母親勞苦。

[37]是句猶言:實在充溢我心。

[38]此句是孔子對于乾卦的注解。

[39]是句是說美名廣為流傳。

[40]允:確實。

[41]化用《論語》:“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孟嘉先生,字萬年,江夏郡鄳(méng)縣人。曾祖父孟宗因為孝行而聞名于世,孟宗在吳國做官,官至司空。祖父孟揖在晉惠帝元康年間做過廬陵太守。孟宗往生后葬在武昌郡新陽縣,子孫也在那里安了家,于是成為了該縣人氏。先生年少喪父,奉養母親,同兩個弟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作為妻子,他帶領全家孝敬長輩友愛兄弟,人沒有能使他們相互疏遠的,鄉里人都稱許他。他生性淡泊恬靜有氣量,二十歲時,同輩人就都敬佩他。同郡的郭遜,以清高有節操而聞名,當時的名氣在先生之上。常常贊嘆先生溫文儒雅,平易近人,心胸曠達,自己認為比不上先生。郭遜的堂弟郭立,也有才華有志向,他與先生年齡相仿而且名聲相當,常常對先生推崇佩服。因此,先生名冠鄉里,名氣傳到京城和其他郡邑。太尉庾亮是穎川郡人,憑皇帝妻舅的身份和在民間的威望,如周公、召公輔佐周成王一般,輔佐皇帝,坐鎮于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先生為其所屬的廬陵郡的從事。一次,先生從郡里工作回來,庾亮召見他,問他下面民俗和郡里情況。先生回答說:“我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時問問隨從的小吏。”庾亮拿著拂塵掩口而笑。從事們離開后,庾亮叫來弟弟庾翼并對他說:“孟嘉到底是有盛德之人啊。”先生告辭出來后,自己辭去了官職,就步行回到了家中。他的母親還健在,兄弟見面共同歡樂,一家人高高興興和悅歡快。過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為勸學從事的官職。庾亮當時十分重視修建學校,選拔德高望重者擔任儒官,因為先生的名望和實際才能,所以勝任這一類重視道德修養的職務。太傅褚褒,是河南人,他果敢而溫和,很有度量且有才華,當時他擔任豫章太守。一次他離開豫章來拜見庾亮,適逢正月初一庾亮大規模招待州府人士,其中大多是賢俊名流,孟嘉被安排的座位離主座很遠。諸褒問庾亮道:“聽說江州有位孟嘉,他在哪里?”庾亮說:“他就在這里,你自己找吧。”褚褒一一看過,最后指著孟嘉對庾亮說:“難道不是這個人嗎?”庾亮高興地笑了,笑的是褚褒居然能認出孟嘉來,同時也為孟嘉能被褚褒指認出來而感到驚奇。于是愈發器重孟嘉。先生被推舉為俊秀之才,又做過安西將軍庾翼府的功曹,后來又做過江州的別駕、巴丘的縣令、征西大將軍譙國人桓溫的參軍。先生為人和氣而正派,桓溫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溫游歷龍山,部下參佐官吏全都到齊,他的四個弟弟和兩個外甥也都跟在身邊。當時下屬官員都穿戴著軍裝。一陣大風將先生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溫以目示意左右及賓客都不要講話,以觀察先生接下來的舉動。先生開始并沒顯得在意,過了好一陣子,起身上廁所。桓溫叫人把帽子撿起還給先生。廷尉孫盛是太原人,擔任咨議參軍,當時在場,桓溫派人拿來紙筆,讓他寫文章來嘲笑先生。文章寫好后拿給桓溫看,桓溫把它放在孟嘉的座位上。先生返回座位,看見嘲笑自己的文章,便請求拿來紙筆作答,完全不加琢磨一揮而就,文辭出眾卓越,四周在座的人都為之贊嘆。奉命出使京城,被封為尚書刪定郎,他沒有接受。孝宗穆皇帝聽說了他的聲名,要在東堂親自召見先生。先生以腳疾為借口而推辭,說自己不能勝任拜見的禮節,皇帝下詔命人扶著他進入東堂相見。先生曾經擔任刺史謝永的別駕。謝永,會稽人,死了,先生按照道義前去吊喪。高陽人許詢,有出眾的才華,放棄榮耀不去做官,常常隨心所欲獨自去游歷。客居鄰縣邊界,曾經乘船靠近船舷而走,正好遇到先生經過,許詢感嘆說:“城市鄉里的才俊我全認識他們了,單單不認識這個人。只聽說州里有個叫孟嘉的,不是這一位嗎?然而他是因為什么到這里來的呢?”派人問先生的隨從。先生對來問的人說:“本來應當去拜訪,現在我去奔喪,不久回來去拜訪先生。”等到回來,于是停下來住了兩夜,彼此志趣相投,引為知己,像相交了很久的老朋友。回來任上,專任從事中郎,不久升為長史。在州府里隨順和氣,只是憑借著自己的正直與謙和來待人接物,家中沒有閑雜的客人來來往往。遇到內心有所感悟,就超然地駕車,徑直去龍山和影子痛飲,到傍晚才會回來。桓溫平靜地對先生說:“人不可以沒有勢力,我竟然能讓你為我驅使!”后來孟嘉因病在家里去世,終年僅五十一歲。從孩提時代直到五十歲,孟嘉君行事從不茍且求同,言辭之中從不曾自我吹噓,從未有過明顯的喜怒哀樂的表情。喜歡酣暢地飲酒,即使過量但仍言行不亂。至于放縱情懷、得享意趣之時,就心寄于世外、恬適自在安然隨意,旁若無人。桓溫曾經問孟嘉:“酒有什么好處,而你會如此嗜好它?”孟嘉笑著答道:“明公您只是沒有得到酒中的意趣罷了。”桓溫又問關于歌妓彈唱的事,為什么聽起來弦樂比不上管樂,管樂比不上歌喉聲樂呢?孟嘉回答說:“那是因為它們逐漸接近自然的緣故。”中散大夫桂陽人羅含曾為孟嘉賦詩說:“孟嘉善于飲酒,不失其本心。”光祿大夫南陽人劉過去與孟嘉一同在桓溫府中供職,我的叔父太常卿陶夔曾問劉:“孟嘉如果還在世,能否做到三公的職位?”劉回答說:“他本來就應該是三公中的人物。”孟嘉就是這樣的被當時人們所推重啊。我已故的母親是孟嘉公的第四個女兒。如同《詩經·邶風·凱風》的詩中所言:“寒泉的水很清涼,源頭就在浚土。兒子縱然有許多,母親仍舊是很勞苦的。”對母親的懷念充滿我的內心。我謹慎地采錄和她相關的人或物,考察孟嘉君生平的行蹤事跡,寫成這一篇傳記。只恐怕有錯誤之處,會有損于大雅君子的德行。所以我戰戰兢兢,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啊。

贊說:孔子說:“提高道德水平,增進業務能力,來為時世所使用。”先生以高潔的情操隱居鄉里時,就美名遠揚;出仕做官時,則道德聲譽更云集在他的身上。天道悠遠命運短促,沒有成就大業,可惜啊!仁德的人必定長壽,難道這話不是謬誤的嗎!”

【賞析】

本文作于公元402年,陶淵明三十八歲,喪母的次年。全文哀而不傷,以白描的方式回憶了自己已故的外祖父的嘉言懿行。陶淵明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來敘述的,使之愈發有說服力。

孟嘉是世家子弟,他的曾祖父曾官拜吳國司空,后家道中落。在交代孟氏家族定居新陽的原因后,文章描述了孟嘉少年喪父(注意到淵明亦少年喪父)與卓爾不群的名士風范。

到了弱冠之年,孟嘉因為德行和風度聞名鄉里。到了都城建康,孟嘉得到了當時朝廷重臣也是皇親國戚的庾亮的認可與推許。此后孟嘉做了一段時間庾翼幕下的功曹,后調任到征西大將軍桓溫的麾下,任長史一職。被晉穆帝要求覲見,孟嘉辭以腿疾,穆帝特許他在東堂相見。

終其一生,孟嘉從不喜怒形于色,這也是魏晉風度的一種,如王戎曾說:“與嵇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世說新語·德行》);而王戎本人:“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世說新語·雅量》)。

孟嘉的同事劉和陶淵明叔父陶夔一致認為,(假以時日)孟嘉必當尊享三公的殊榮。

之所以如此詳細地考證并撰寫自己的外公,是因為自己的母親,“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結尾感慨道:孔子所言的仁者壽,這一說法似有偏差,孟嘉就是一例。一般說來,慧極必傷,早夭在任何時代,對于賢德之人都是一種宿命式的戕害。

作者不經意間開創了從宏觀整體敘事到微觀抒發感情的一種文章風格。之后的明清散文,如歸有光的《項脊軒志》,袁枚的《祭妹文》等,都多少受到了影響。

品詩文網
導航:品詩文網 > 詩集 > 陶淵明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