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①
【題解】
這組詩寫作于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的秋天,與《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的寫作時間為先后之作。乾元二年春,李白流放途中遇赦,秋天時由江夏(今湖北武昌)而至岳州(今湖南岳陽)。此時,恰逢刑部侍郎李曄貶官嶺南行經岳州,與李白相遇。當時賈至也被謫到岳州,于是三人相約同游洞庭湖,之后李白寫下這一組七言絕句來記錄這件事。
【原文】
其一
洞庭西望楚江分②,水盡南天不見云。
日落長沙秋色遠③,不知何處吊湘君④。
【注釋】
①曄:李曄,曾任刑部侍郎,唐乾元二年(759年)四月,因被人誣陷,貶為嶺南道境內的一名縣尉。中書賈舍人至:中書舍人賈至。中書舍人:官名,唐代撰擬誥敕的官員。
②楚江:指流經楚地的長江。
③長沙:指長沙郡,詣所在今湖南長沙市,距洞庭約三百里。
④湘君:這里指湘水之神。
【譯文】
洞庭湖向西望去,就能看見楚江的水被分成兩道支流。水波淼茫,兩處水流匯合到南天的盡頭,那里看不見云彩。
太陽落在茫茫的長沙深處,眼看秋天就要遠去,茫茫穹蒼,卻不知道在何處才能吊慰湘水之神。
【原文】
其二
南湖秋水夜無煙①,耐可乘流直上天②?
且就洞庭賒月色③,將船買酒白云邊。
【注釋】
①南湖:洞庭在岳州西南,故可稱“南湖”。
②耐可:哪可,怎么能夠。
③就:一作“問”。
【譯文】
南湖的秋水,在夜晚時分就沒有水霧了,如此怎么能夠乘著水波直上青天呢?
那么,姑且就把洞庭湖賒給月宮里的美色嫦娥,再乘著小船,到白云邊上去買桂花酒喝。
【原文】
其三
洛陽才子謫湘川①,元禮同舟月下仙②。
記得長安還欲笑,不知何處是西天③。
【注釋】
①洛陽才子:這里指的是賈誼。賈誼(前200—前168年),漢族,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湘川:指湘江一帶。
②元禮:東漢李膺,今河南襄城人,為官時聲望很高。這里把李曄比作李膺。
③西天:這里指長安。這兩句表示詩人對長安的懷念。
【譯文】
洛陽才子賈至你跟賈誼一樣也是被貶謫到湘川,東漢的李膺離開京城時與郭泰同舟,送行的人都把他們比作神仙,李曄您的威望也不遜色于李膺。
回想起在長安得志的時候,還是會喜上眉梢,只是不知道哪里才是通往長安的平安大道。
【原文】
其四
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①。
醉客滿船歌白苧②,不知霜露入秋衣。
【注釋】
①鴻:鴻鵠,鴻指大雁,鵠指天鵝。
②白苧(zhù):這里指《白苧》,一首古代的歌曲。
【譯文】
懸掛在洞庭湖西面天空的那輪秋月,分外皎潔,灑落淡淡的清輝;湘江之北早就有大雁和天鵝在天空中飛歸。
滿船喝醉的人憨態可掬地唱著《白苧》這首歌曲,不知不覺中秋霜已經落滿了單薄的外衣。
【原文】
其五
帝子瀟湘去不還①,空馀秋草洞庭間。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②。
【注釋】
①帝子:指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
②丹青:古代繪畫常用的顏色,即指圖畫。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位于洞庭湖中。相傳娥皇、女英曾游此處,故名君山。
【譯文】
堯帝的兩個女兒來到瀟湘游玩后就不回去了,她們余下的芳華滯留在洞庭湖邊的秋草間。
她們輕輕撣掃,明凈的洞庭湖就是一面拂去灰塵的玉鏡,君山聳立在湖中,那就是她們用丹青畫出來的。
上一篇: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上之回》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