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①(佇立長堤)
【原詞】
佇立長堤②,淡蕩晚風起③。驟雨歇、極目蕭疏,塞柳萬株④,掩映箭波千里⑤。走舟車向此⑥,人人奔名競利⑦。念蕩子⑧、終日驅驅⑨,爭覺鄉關轉迢遞⑩。
何意?。繡閣輕拋?,錦字難逢?,等閑度歲。奈泛泛旅跡?,厭厭病緒?,邇來諳盡?,宦游滋味。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算孟光?、爭得知我?,繼日添憔悴?。
【注釋】
①《定風波》:詞牌名,《樂章集》注為“林鐘商”,是柳永自制曲,與唐教坊曲《定風波》有所不同。
②佇(zhù)立:長久站立。長堤:當是柳永在陜西任職時轉任蘇州的途中經過的渭河入黃河的長堤。
③淡蕩:舒緩,恬靜。多形容春色。
④塞柳:種在要塞之地的柳樹。宋人于河堤栽柳,以固河堤并為行人遮陽之用。
⑤箭波:形容水流湍急,如離弦之箭一般。典出《諸子集成·慎子·慎子逸文》:“河之下龍門,其流,駛如竹箭,駟馬追,弗能及。”
⑥走舟車:意思是如果是陸地就乘車,如果遇水就乘船,水路旱程并進。
⑦奔名競利:追名逐利的意思。
⑧蕩子:猶“游子”,指漂泊在外的男子。
⑨驅驅:不停地奔波。
⑩爭覺:只覺得。鄉關:猶“故鄉”。迢(tiáo)遞(dì):形容路途遙遠,這里是疏遠的意思。
?何意:為何,到底是為什么?
?繡閣輕拋:指遠離家室。
?錦書難逢:收不到家書。唐宋時期驛站只發送公文,私人的信件只能靠相熟之人或者一些認識的人來帶回,所以古人常發此感慨。
?泛泛:飄流浮行的樣子。
?厭厭病緒:無精打采,情緒如同病人一般。
?邇(ěr)來:近來。諳:經受。
?香箋:對紙的美稱,這里指家書。
?孟光:東漢賢士梁鴻的妻子。“舉案齊眉”的典故說的就是梁鴻、孟光。漢書生梁鴻讀完太學回家務農,與縣上孟財主的30歲女兒孟光結婚,婚后他們拋棄孟家的富裕生活,到山區隱居,后來幫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給梁鴻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
?爭得:怎得。
?繼日:一日復一日。
【譯文】
我久久地站立在長堤之上,傍晚時分和風漸起,驟雨初停。放眼望去,草木搖落,一片蕭條冷落,毫無可觀,唯有千萬株柳樹種在堤壩上,遮掩著奔流不息的江河。人們爭相來到此處,無論是通過什么途徑,不過是為了追名逐利罷了。那漂泊在外的男子,終日不停地奔波,是否察覺已經離家鄉漸行漸遠了呢?
為何輕易地拋棄繡閣中的女子,連書信都難通,就這樣度過了一年又一年。奈何四處漂泊,無精打采,情緒如同病人一般。近來總算嘗到了在外流動做小官的滋味。這些思緒,我就算是寫成書信,又能寄給誰呢?即使妻子是孟光一樣賢惠的女子,又怎么能知道我一天比一天愁苦,增添憔悴呢。
【賞析】
這首詞是柳永的游宦之作,表達了被名利驅逐著到處奔波的勞苦與厭倦之情,抒發了對妻子的歉疚與思念之情。
上片寫景。先寫自己站在長堤之上,縱目遠眺,但見驟雨剛過的邊地天晚風涼,一片蕭條冷落,毫無可觀,只能看到種在要塞之地的柳樹掩映下的湍急的黃河之水流向千里之外的故土。開篇寥寥數句就將蕭條的邊塞之地的晚秋風光盡收筆下,為全詞定下了悲涼的感情基調。接著隨著作者一字一句的描寫,這種蕭條悲涼之感逐步遞增?!白咧圮囅虼?,人人奔名競利”,作者由黃河的急流聯想到了人世間的追名逐利,聯系自己的游宦生涯,暗中表現了自己被名利所驅使,不得不到處奔波的無奈?!澳钍幾?,終日驅驅”,自己不知不覺已經離家鄉越來越遠。
下片側重描寫作者對家中妻子的想念?!昂我狻保瑢⑸掀膬热莼闪艘痪涓袊@,這種感嘆中有摻雜著絲絲悔意與想念之意。“繡閣輕拋,錦字難逢,等閑度歲?!睕]想到自己為了功名利祿而輕易拋家棄室,這等地虛度時光。接下來“奈”字一轉,貫穿以下四句:作者輾轉旅途之中,行跡漂泊,精神萎靡,無精打采如同病人一般,如今已經嘗遍了游宦的滋味,卻依然無法擺脫名利的捆綁?!按饲閼?、縱寫香箋,憑誰與寄。”仕途的艱辛與自己的種種思念之情,即便寫成了家書,又靠誰來傳遞呢?孤寂、痛苦,卻無一人可以傾訴。“算孟光、爭得知我,繼日添憔悴。”語意更進一層:就算自己的妻子如同孟光一般賢惠,也未必能夠理解我,未必能理解我心中的苦悶。
這首詞是柳永失意人生的詠嘆,悲涼之感穿插全篇,步步緊逼,層層遞進,道出了當時下層文人士子仕宦之途的矛盾心理和悲劇命運。
上一篇:柳永《安公子(夢覺清宵半)》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柳永《定風波(自春來)》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