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孤①(一聲雞)
【原詞】
一聲雞,又報殘更歇②。秣馬巾車催發(fā)③。草草主人燈下別④。山路險,新霜滑?,庣骓憽⑵饤珵酡?,金鐙冷、敲殘月⑥。漸西風緊,襟袖凄冽⑦。
遙指白玉京,望斷黃金闕⑧。還道何時行徹⑨。算得佳人凝恨切⑩。應(yīng)念念?,歸時節(jié)。相見了、執(zhí)柔荑?,幽會處、偎香雪?。免鴛衾、兩恁虛設(shè)。
【注釋】
①《塞孤》:《詞律》編入《塞姑》者誤。但《樂府詩集》有無名氏《塞姑》:“昨日盧梅塞口,整日諸人鎮(zhèn)守。都護三年不歸,折盡江邊楊柳。”《樂章集》注“般涉調(diào)”,宋朝填此調(diào)者只有柳永和朱雍。
②一聲雞,又報殘更歇:黎明時公雞會打鳴,所以這樣說。殘更:舊時將一夜分為五更,第五更稱為殘更,是天即將破曉的時候。歇,盡。
③秣(mò)馬巾車催發(fā):喂飽了馬,將要乘車出發(fā)。秣馬,喂馬。秣是牲口的飼料,這里名詞用作動詞,喂的意思。巾車,有帷幔裝飾的車。
④草草主人燈下別:是“燈下草草別主人”的倒裝。草草,匆忙倉促的樣子。
⑤瑤珂響、起棲烏:馬前行時,馬珂的撞擊聲驚起了棲息在樹上的鳥。珂,白色似玉的美石,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貝殼,撞擊有聲,用來裝飾馬勒。
⑥金鐙(dèng)冷、敲殘月:馬鐙聲響在殘月之中。金鐙,掛在馬鞍子兩側(cè)的腳蹬子,這里為美稱。
⑦漸西風緊,襟袖凄冽:秋風正強勁,襟袖間都感到了一絲凄冽。漸:正。西風,秋風。
⑧遙指白玉京,望斷黃金闕:思念佳人。白玉京、黃金闕,都是傳說中仙人的住所,這里代指佳人所住的地方。
⑨行徹:行完。
⑩凝恨:凝聚的仇恨。
?念念:念,憐念,重復(fù)是為了表達強調(diào)。
?柔荑(tí):女子柔軟的雙手。
?偎(wēi)香雪:緊靠在女子身上。香雪,原指女子所用的花粉,這里指女子又白又香的肌膚。
【譯文】
一聲雞鳴,又報五更已盡天將亮。喂飽了馬,將要乘車出發(fā)。在燈下匆匆與驛館的主人道別。山路崎嶇險峻,剛剛降下的薄霜讓路面變得十分滑。馬佩的瑤珂叮當作響,將棲息的飛鳥驚起了,金飾的腳踏泛著寒光,月光下,馬蹄聲響起。秋風越來越急促,吹開衣襟袖口感覺到陣陣的寒意。
遙指猶似白玉京的所歡之居,望斷仿佛黃金闕的情人之所。千里迢迢的征途何時才能結(jié)束?料想心上人此時一定在埋怨我,心情焦急吧!是時候考慮一下回去的時間了。再次見面的時候,我要握住她柔嫩的雙手,幽會時我要依偎著她似香雪的肌膚。不要讓鴛鴦被就如此被閑置了。
【賞析】
本詞應(yīng)當寫于柳永游宦數(shù)年打算回到汴京時,其意義十分明顯。推測本詞應(yīng)當寫于遠游第三年,即景德二年(1005年)自湘回京程出陸北行將至汴京時。
上片寫行役,“一聲雞”引出全篇,直接用雞鳴來開篇,從聽覺上打破了靜悄悄的夜幕,也將讀者引入其中,雞一叫,又報五更已盡天破曉,讓人仿佛也看到一絲晨光劃破天際,視覺上似乎也有所感受?!帮黢R巾車催發(fā)”車馬已經(jīng)備好催人上路?!安莶葜魅藷粝聞e”在燈下匆匆與驛館的主人道別。這些都寫出了臨行前的情形。之后詞人將筆觸著眼在路途之中所見之景,“山路險,新霜滑?,庣骓憽⑵饤珵?,金鐙冷、敲殘月。漸西風緊,襟袖凄冽”講述了山路崎嶇險惡,初霜路滑。馬佩的瑤珂叮當作響,驚起了棲息的飛鳥,金飾的腳踏寒冷,馬蹄聲疾敲打著殘月余暉。漸漸秋風急促,吹開衣襟袖口感覺到陣陣的寒冷?!半U”“滑”“響”“冷”等字,又用“漸西風”渲染,讓詞人行役的凄冷躍然紙上,讀之如同身臨其中,仿佛感受到了肌膚上的涼意。
下片抒情。“遙指白玉京,望斷黃金闕。還道何時行徹”,遙指猶似白玉京的所歡之居,望斷仿佛黃金闕的情人之所,遙遠的征程何時是盡頭?寫出了詞人的思念之情。接下來,詞人打破了這種思念,開始設(shè)想遠方的佳人如何看待自己的離去?!八愕眉讶四耷?。應(yīng)念念,歸時節(jié)。”料想佳人此時一定非常怨恨、非常急切吧。是應(yīng)該想一想回歸的時候了。之后詞人又開始設(shè)想雙方見面之后的場景,“相見了、執(zhí)柔荑,幽會處、偎香雪。免鴛衾、兩恁虛設(shè)。”見面之后,我要握住她那似柔荑的雙手,幽會時我要依偎著她似香雪的肌膚。不要讓鴛鴦被就這樣兩處虛設(shè)。
全詞虛實相生,情景交融,敘事娓娓道來,感情真摯。
上一篇:柳永《傾杯(離宴殷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柳永《如魚水(帝里疏散)》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