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①
但聞煙外鐘,不見煙中寺。
幽人行未已②,草露濕芒屨③。
惟應山頭月,夜夜照來去。
①熙寧五年(1072)作。梵天寺:在杭州城南鳳凰山,五代乾德年間吳越王錢氏建。舊名南塔,宋治平中,改今額。見《西湖游覽志》七《南山勝跡》。守詮:一作志詮、惠詮。周紫芝《竹坡詩話》云:“余讀東坡《和梵天僧守詮》小詩,未嘗不喜其清絕過人遠甚。”汪師韓則謂此詩“峭蒨高潔,韋柳遺音”(《汪評》)。
②幽人:幽隱之高人,即隱士。
③芒屨(犼ù):草鞋。
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①
但聞煙外鐘,不見煙中寺。
幽人行未已②,草露濕芒屨③。
惟應山頭月,夜夜照來去。
①熙寧五年(1072)作。梵天寺:在杭州城南鳳凰山,五代乾德年間吳越王錢氏建。舊名南塔,宋治平中,改今額。見《西湖游覽志》七《南山勝跡》。守詮:一作志詮、惠詮。周紫芝《竹坡詩話》云:“余讀東坡《和梵天僧守詮》小詩,未嘗不喜其清絕過人遠甚。”汪師韓則謂此詩“峭蒨高潔,韋柳遺音”(《汪評》)。
②幽人:幽隱之高人,即隱士。
③芒屨(犼ù):草鞋。
上一篇:蘇軾《和陳述古拒霜花》注解
下一篇:蘇軾《畫魚歌》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