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不能信口開河
日前偶讀報上《王安石與紅“囍”字》一文,實在有些信口開河,對讀者不負責。
作為傳說,謂紅“囍”字與王安石有關(guān),可不追究。但說王安石20歲進京趕考并與馬員外女兒結(jié)婚,就是自欺欺人。王安石19歲時父親王益逝世,從19歲到21歲是他丁父憂時期,按當時的社會體制,在此期間,他既不能進京趕考,也不能結(jié)婚。說他20歲進京趕考并結(jié)婚,既昧于史實,也有悖于當時的社會體制。
據(jù)歷史記載,王安石是21歲進京,22歲考取進士的。他的夫人是他外伯祖父吳敏孫女,姓吳不姓馬,怎么會是馬員外孫女兒呢?何況,王安石事母至孝,他是不會在未稟報母親之前在馬員外家匆促成婚的。
該文還說王安石舉行婚禮時聽到金榜題名喜報,“喜上加喜,不免有三分醉意,揮毫在紅紙上寫了一個‘囍’字,讓家人貼在門上”。這種描寫,也是和志趣高遠、淡于名利的青年王安石不大貼切的。
另外,文中提到的一副對聯(lián),我在少年時代聽一位塾師談過,說是清人故事。作者據(jù)傳說,附會在王安石身上,本也不必追究。但有點值得一議。我所聽的對聯(lián),與文中對聯(lián)文字上略有不同,但格調(diào)較高,較符合人們對對聯(lián)的規(guī)則,一般來說,出對聯(lián)的人只出上聯(lián),對對聯(lián)的人則對下聯(lián)。我聽的故事中,那位主考官出的是:飛虎旗,旗飛虎,旗動虎競爪;是上聯(lián)。那位應(yīng)試者對的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蹄;是下聯(lián)。文章說那位主考官出的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是下聯(lián)。而王安石對的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是上聯(lián)。嚴格說,這上聯(lián)并不像文中說的“對得天衣無縫”。因為“旗卷虎藏身”是靜態(tài)的形象,應(yīng)該對動態(tài)的才工整,但“燈熄馬停步”也是靜態(tài)的。我聽到的那副對聯(lián)以“燈熄馬停蹄”對“旗動虎競爪”,無論從平仄來說,還是從意境來說,都對的工整得多?!案傋Α迸c“停蹄”也比“停步”與“藏身”,較有韻致。
總之,文章作者似乎對宋史、王安石生平幾無所知,楹聯(lián)知識也有限。文章雖短,信口開河之處卻甚多。要不是我有所提醒,我上小學的孫女頭腦中便會裝進一些錯誤知識。
(1992年1月23日晚于求索齋)
上一篇:《再大聲響應(yīng)蔡特金一次》劉緒貽雜文
下一篇:《沖破“帕金森定理”》劉緒貽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