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1]
【原文】
漢家天馬出蒲梢[2],苜蓿榴花遍近郊[3]。
內苑只知含鳳嘴[4],屬車無復插雞翹[5]。
玉桃偷得憐方朔[6],金屋修成貯阿嬌[7]。
誰料蘇卿老歸國[8],茂陵松柏雨蕭蕭。
【注釋】
[1]茂陵:陵墓名,漢武帝陵墓,在今陜西省興平縣東北。
[2]天馬:駿馬。蒲梢:古代駿馬名。《史記·樂書》:“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馬,名曰蒲梢,作天馬之歌。”
[3]苜蓿:豆科植物,原產新疆一帶,因大宛馬嗜食,漢武帝遣使采其種子遍植于離宮旁。榴花:石榴花。
[4]內苑:內宮,詩里指宮中侍從。鳳嘴:膠泥的名稱。《十洲記》:“仙家煮鳳喙及麟角作膠,名為續弦膠,或名連金泥,能續弓弩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武帝時,西國王使至,獻此膠,武帝以付外庫,不知妙用也。帝幸華林園射虎,弩弦斷,使者時從駕,又上膠一分,使口濡以續弩弦。帝驚曰:‘異物也。’乃使武士數人共對掣引之,終日不脫,膠色青如碧玉。”
[5]屬車:皇帝侍從的座車。雞翹:皇帝出巡時,屬車上插有用羽毛裝飾的旗,百姓稱之為“雞翹”。
[6]玉桃:傳說人吃了可長生不老的仙桃。方朔:即東方朔,漢武帝時方士。《博物志》:“王母降于九華殿。王母索七桃,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惟母與帝對坐,從者皆不得進。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鳥牗中窺母,母顧之,謂帝曰:‘此窺牗小兒常三來盜吾此桃。’”
[7]阿嬌:漢武帝陳皇后的小名。傳武帝年幼時曾說,如得阿嬌為妻,將筑金屋以藏之。
[8]蘇卿:蘇武,字子卿,武帝時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回國,漢昭帝下令蘇武帶一份極品拜謁武帝園廟。詩人以蘇武自況。
【譯文】
漢代的駿馬是大宛名馬蒲梢的后代,離宮旁種滿了石榴花以及駿馬喜歡吃的苜蓿。宮中侍從只知道用嘴含著續弦膠,做好田獵的準備工作,皇帝侍從的車不再編有羽毛的鸞旗。漢武帝重用據傳有求仙之能的東方朔,建造金屋,藏起陳阿嬌。誰能料到蘇武回到漢朝,卻只能在茂陵祭奠武帝,所見不過松柏茂盛、風雨凄凄之景?
【賞析】
這首詩以“茂陵”為題,寫漢武帝由秣馬厲兵到沉迷求仙問道、沉溺女色重欲的一生,并以漢史為鑒,托諷唐武宗事,意在言外。起句“漢家天馬出蒲梢”自半空而來,直賦漢武帝時千里馬出自于大宛,以點帶面,揭開漢武帝遠征西域的往事。次句接首句,在近郊遍植苜蓿、石榴花,表現漢武帝對這些良馬的喜愛,贊美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暗譽唐武宗抗擊回鶻,迎接太和公主歸國等事。頷聯和頸聯寫漢武帝沉迷于游樂、長生和女色,譴責其重欲行徑。尾聯為之一轉,敘述對象由武帝到蘇武,其構思可謂妙哉。其一,歷史上蘇武確實在十九年回歸故國后祭奠了漢武帝,此句與史實吻合。其二,蘇武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為人質,卻依然不改氣節,而此時的武帝卻沉迷享樂,前六句雖然未寫蘇武的前半生,實際上卻暗含了。其三,忍辱負重不改初心的蘇武回國了,但武帝卻已經化為一抔黃土,只有松柏做伴,二人的人生經歷形成強烈的對比,詩人的諷刺和感慨,從“誰料”二字可見。“茂陵松柏雨蕭蕭”以虛景寫真正悲涼的史實,意味無窮。前六句以賦的寫法為主,敘述漢武帝一生中的典型事例,贊揚漢武帝的能力,諷刺其后期的不作為;后兩句以比興手法為主,諷誡君王當勵精圖治,切不可貪圖安樂。全詩句句有來處,明刺武帝,暗諷武宗,對家國的擔憂和沉痛令人動容。
上一篇: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