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半夜聞笛
此詩于為李白天寶十三年(754年)游秋浦(今安徽貴池)時所作。
在安祿山反叛之前,有人曾經邀請李白入幕僚,李白去幽州以后,發現安祿山準備謀反,于是毅然回歸江南,奔赴長安。同年秋,李白南下安徽宣城。此后李白連續三年都在安徽宣城,并來往各縣游歷,寄情于山水之間,向外宣稱修道煉丹,暗則明哲保身。
詩中通過描寫羌笛哀怨凄切,流露出征夫征戰之苦、思鄉之痛,從而揭露戰亂給人們造成深重災難,表達了詩人憂國思鄉、報國無門的復雜思想。
【原文】
羌笛梅花引①,吳溪隴水情②。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③。
【注釋】
①梅花引:指《梅花引》,古曲名。
②吳溪:指清溪,古時屬吳地。隴水:《隴頭流水歌》,古樂府曲,屬游子所唱悲歌。隴水情:“情”一作“清”。
③玉關: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北,李白常以玉門關形容去國離鄉的憂愁。
【譯文】
夜半時分,不知從何處傳來羌笛吹奏《梅花引》的樂曲聲,笛聲悠悠,就像吳地清溪游子時常唱起的《隴頭流水歌》那般傷情。
清淡的月光之下,寒山凄凄,秋浦冷寒,邊塞玉門關的上空,此時也響徹著令人腸斷的憂愁之聲。
上一篇:李白《清平調詞三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秋下荊門》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