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調詞三首
【題解】
清平調:樂府調名。一種歌的曲調,“平調、清調、瑟調”皆周房中之遺聲。
據記載:唐玄宗天寶二年或三年(743或744年)春,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的沉香亭觀賞牡丹花,歌舞侍女正準備表演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組詩。
全詩構思精巧,辭藻艷麗,而最突出的是將人面花光渾融在一起,使人如沐春風,又如芬芳滿園,美人玉色,妖嬈渾成。如此高超藝術功力不愧深得唐玄宗贊賞。
【原文】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①,春風拂檻露華濃②。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③,云雨巫山枉斷腸④。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⑤。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⑥,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⑦,沉香亭北倚闌干⑧。
【注釋】
①“云想”句:見云之燦爛想其衣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實際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②檻:欄桿。露華濃:牡丹花沾著晶瑩的露珠更顯顏色艷麗。
③紅艷:紅艷艷的牡丹花滴著露珠,好像凝結著襲人的香氣。紅,一作“秾”。
④云雨巫山:傳說中三峽巫山神女與楚王歡會并接受楚王寵愛的神話故事。
⑤飛燕:趙飛燕。倚新妝:形容女子艷服華妝的姣好姿態。
⑥名花:牡丹花。傾國:喻美色驚人,此指楊貴妃。典出漢李延年《佳人歌》:“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⑦解釋:消散。釋,一作“識”。春風:指唐玄宗。
⑧沉香亭:亭名,沉香木所筑。
【譯文】
其一
見到云霞就會使人想到她飄逸的衣裳,見到這艷麗的鮮花就會使人想起她嬌美的容顏。春風輕柔地吹拂著欄桿,那有露珠潤澤的花色顯得更加艷濃。
如此國色天香,如果不是在神仙居住的群玉山頭上才能見到,就是只有在瑤池的月光下才能與她相逢。
其二
好比一枝紅艷艷的牡丹花點沾露珠,散發著襲人的芳香,巫山神女受到楚王寵愛與之相比,恐怕也要枉然傷懷,悲苦斷腸。
請問漢宮如云佳麗,又有誰能和她相媲美呢?就算是可人憐愛的趙飛燕,也得依靠艷服華妝。
其三
艷麗的牡丹與絕代佳人相得益彰,如此光彩照人,贏得君王面帶笑容,歡喜地觀看。
動人姿色能消散春風的無限愁怨,只要能和貴妃來到這沉香亭北,共倚欄桿賞花容,君王的所有惆悵怨恨也都會消散得無影無蹤。
上一篇:李白《清平樂·禁闈秋夜》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清溪半夜聞笛》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