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樓 聞前岡周氏旌表有期
君聽取:尺布尚堪縫,斗粟也堪舂。人間朋友猶能合,古來兄弟不相容。《棣華》詩,悲二叔,吊周公。
長嘆息脊令原上急;重嘆息豆萁煎正泣;形則異,氣應同。周家五世將軍后,前岡千載義居風。看明朝,丹鳳詔,紫泥封。
◎淮南厲王長者,高祖少子也。……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為最親,驕蹇數不奉法,……出入稱警蹕,稱制,自為法令,擬于天子。……以輦車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閩越匈奴。事覺,治之,使使召淮南王。……乃不食死。……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厲王曰:“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棣華至周公:《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詩序》云:“《常棣》,燕兄弟也。閔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管、蔡,即管叔鮮、蔡叔度(周文王第三、五子)。周公,文王之第四子。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詩經·小雅·常棣》)
◎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世說新語·文學》)
上一篇:《最高樓·慶洪景盧內翰七十》辛棄疾詞集
下一篇:《最高樓》辛棄疾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