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奉酬衡老、鼎兄一月三日補賦
良宵差遣旅懷[1]寬,盟誓心期葆歲寒[2]。
萬族瘡痍[3]愁未已,十觴[4]酩酊醉相看。
棲皇海內多麟鳳,[5]顛倒人間憤履冠。[6]
惟有橋陵云物[7]美,中原北望共憑欄。
衡老原作:
經年不放酒杯寬,霧壓山城夜正寒。
有客喜從天上降,感時驚向域中看。
新陽共舉葡萄堿,觸角長慚獬豸冠。
痛哭狂歡俱未足,河山雜遝試憑欄。
郭老和作:
頓覺蝸廬海樣寬,松蒼柏翠傲冬寒。
詩盟南社珠盤在,瀾挽橫流砥柱看。
秉炬人歸從北地,投簪我欲溺儒冠。
光明今夕天官府,聽罷秧歌醉拍欄。
題解
1944年11月11日,郭沫若在天官府四號寓所為甫抵渝州的柳亞子設宴洗塵。觥籌交錯間,適逢周恩來由延安乘機蒞渝,且參與談宴,舉座皆歡。事后沈鈞儒作詩以紀其事,郭沫若依韻和之。此為亞子先生即興奉和沈、郭之作。亞子先生乃性情中人,縱觀此詩,抗戰情勢之艱危,國民黨統治區之黑暗腐敗,以及詩人沖冠之憤怒,肫摯之友情,深切之期望,皆若魚鯁在喉,不吐不快耳。按:衡老即沈鈞儒,鼎兄即郭沫若。
注釋
[1]差遣:消磨,打發。旅懷:旅居異鄉的情懷。
[2]心期:兩心相許。見《楊公筆錄》:“宋向柳與顏峻友善。峻貴柳貧。曰:‘我與士遜(宋向柳字)心期久矣,豈可以勢利處之。'”葆歲寒:意謂時局艱危,要保全自己的品節。
[3]萬族瘡痍:指頻年戰亂,人民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4]十觴:極言老友相逢舉杯勸盞的喜悅之情。語本杜甫《贈衛八處士》:“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5]棲皇句:謂天下不少精英尚在顛沛流離。李隆基《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6]顛倒句:謂國民黨反動統治下的顛倒、不合理的現實。履冠,《漢書·賈誼傳》:“履雖鮮不加于枕,冠雖敝不以苴履。”又《南史·梁武帝紀》:“冠履無爽,銘實不違。”
[7]橋陵:指橋山,位于陜西省中部縣西北,沮水穿山而過,因得名。山上有黃帝冢,名曰橋陵。此借指延安革命根據地。云物:景物。
上一篇:柳亞子《詠梅詞十二首為黃堯賦(選四)》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柳亞子《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巖呈毛主席》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