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公擇舅①
【原文】
昨夢黃粱半熟②,立談白璧一雙。
驚鹿要須野草,鳴鷗本愿秋江。
【注釋】
①公擇:李常,字公擇,黃庭堅舅父。公擇少時即讀書廬山,聚書白石庵僧舍,頗著文名。
②黃粱半熟:唐人沈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道上的客店中,借枕晝眠入夢,歷盡人世富貴榮華。夢醒,見店主人所炊黃粱尚未熟。后因以“黃粱一夢”比喻世事的虛幻和欲望的破滅。
【譯文】
過去的事,如盧生的一夢,醒來時黃粱才半熱。想起昔日的虞卿,立談片刻,就蒙賜白璧一雙。
易受驚的小鹿兒,只希望能在山野中安靜地吃口青草;飛鳴著的鷗鳥,也希望能在秋江上自在地翔游。
【賞析】
元豐三年(1080)秋,作者自汴京歸江南,赴太和縣任,途經舒州之三祖山山谷寺,有林泉之勝,流連忘返,自號山谷道人。詩作于此時。
首二句謂人生的種種追求、榮華,猶如黃粱美夢般易于破滅;榮華富貴,本是身外之物,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三四句以驚鹿、鳴鷗自比,說自己的本性只是皈依自然,對塵世、官場有一種入骨的厭倦。
詩人時年三十六歲,仿佛已飽經風霜、倦于世事了。這首六言絕句用意深刻,感愴無限。
上一篇:黃庭堅《樊宗師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后生不解故次韻道之》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次韻幾復和答所寄》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