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華①,二月初驚見草芽②。
白雪卻嫌春色晚③,故穿庭樹作飛花④。
【注釋】
①新年:古指農歷正月初一。芳華:泛指芬芳的花朵。
②初:剛剛。驚:新奇,驚訝。見:同“現”,呈現,發現。
③嫌:嫌怨;怨恨。
④故:故意。
【譯文】
新的一年都已經來到,但還是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時,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卻嫌春色來得太晚,所以故意穿過庭院里的樹枝丫,讓人誤以為那是樹上飄落的飛花。
【賞析】
這是一首意趣盎然的描寫晚春景致的七言絕句。
首句“新年都未有芳華”,表明了時間是新年,同時標志著春天的到來。雖然已經到了春天,卻還沒有見到野外有鮮花開放,似乎令盼春之人有些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了。好在仔細一看,還是發現了春天勃勃生機的跡象:“二月初驚見草芽”。這一驚奇的發現,有了視覺上的突變,也不再是對于新春不見春色的嘆惜和遺憾了。此處的“驚”字最值玩味,生動地描繪出詩人在焦急期待中終于見到“春色萌芽”的驚喜神情。面對春來的情感有抑有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甚為壯觀。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表面上像是在說有雪而無花,略顯春色的單調冷清,但白雪似乎很解風情,放下心中對于春色來得太晚的一臉嫌怨,故意穿過庭院前的花樹,翩翩飛舞起來,如此輕靈地化作飛花,妝點枯燥無花的春色,為春天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瞬間變得惹人喜愛了。此中的“卻嫌”“故穿”,把春雪刻畫得美好而有靈性,可謂是神來之筆。
此詩于常景中躍然新意,工巧奇絕,獨具風采。從春寒飛雪的視角,抒發了一種萬物皆有靈性,可以化春寒料峭為春意欣然,化情懷冷漠為意趣盎然的樂觀主義情懷。
上一篇:韓愈《廣宣上人頻見過》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韓愈《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