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宋宗儒摘阮歌
【原文】
翰林尚書宋公子①,文采風(fēng)流今尚爾。
自疑耆域是前身②,囊中探丸起人死。
貌如千歲枯松枝,落魄酒中無定止③。
得錢百萬送酒家,一笑不問今余幾。
手揮瑟琶送飛鴻,促弦聒醉驚客起。
寒蟲催織月籠秋,獨(dú)雁叫群天拍水。
楚國羈臣放十年④,漢宮佳人嫁千里。
深閨洞房語恩怨,紫燕黃鸝韻桃李。
楚狂行歌驚世人,漁父拿舟在葭葦。
問君枯木著朱繩⑤,何能道人意中事?
君言此物傳數(shù)姓,玄璧庚庚有橫理⑥。
閉門三月傳國工,身今親見阮仲容。
我有江南一丘壑,安得與君醉其中,曲肱聽君寫松風(fēng)。
【注釋】
①宋公子:宋宗儒是翰林學(xué)士、工部尚書宋祁的后代,故稱。
②耆域:印度來華的僧人。
③落魄:同“落拓”,放縱不受拘束。
④楚國羈臣:楚國被放逐的臣子,指屈原。
⑤枯木:指琴身。朱繩:指琴弦。
⑥玄璧:黑色的中央有孔的圓玉。
【譯文】
你是翰林學(xué)士、工部尚書宋景文公的后代,文章文采出眾,為人風(fēng)流倜儻,這樣的人現(xiàn)如今就是你了。
好像耆域是他的前身,在袋子中摸出藥丸就能起死回生。
他的相貌清奇,像千年的枯松枝,放浪不羈,沉湎酒中,行跡無定。
得到百萬錢,全送酒店中預(yù)付酒錢,灑然一笑,不再問現(xiàn)在還剩下多少!
手彈著琵琶,目送飛鴻,急驟的琴聲擾亂醉意,把客人驚起。
你彈奏的音樂有如秋夜月色籠罩之下的促織在鳴叫,又如那孤雁在水天相接、浪濤拍天之處鳴叫尋找雁群,一片蕭瑟凄涼之感。
你彈奏的阮咸有如那楚國流放之臣的慷慨悲歌,又如那漢宮佳人遠(yuǎn)嫁千里之外的匈奴時(shí)的哀怨之聲。
你那樂聲輕柔,有如深閨洞房之中夫妻閑話時(shí)的昵昵細(xì)語;你那樂聲宛轉(zhuǎn),有如紫燕黃鸝在桃李之間施展歌喉。
你那樂聲高亢,有如楚國狂士且行且歌,驚動集市上的眾人一般;你的樂聲逐漸隱去,就像漁父在蕩槳,一葉扁舟在葭葦間漸行漸遠(yuǎn)。
敢問你一句,這阮咸也不過就是在木制的琴體上系上琴弦,又怎么能彈奏出人心中所想、心中所思之事呢?
你說道阮咸這種樂器多次流傳于不同人的手中,看那琴身有如黑色的玉璧,上面琴弦橫陳。
你學(xué)習(xí)彈奏阮咸,閉門三月,親自從教坊名師那里學(xué)得,如今在此演奏,我就好像親眼見到了它的最初創(chuàng)制者阮仲容一樣。
在江南的家鄉(xiāng),我也有一丘一壑,幾時(shí)能跟你同醉其中,曲肱而枕,聽你彈一曲風(fēng)入松呢。
【賞析】
此首詩作于元祐三年(1088),寫宋宗儒演奏阮咸時(shí)的情景,是一首以音樂為描寫對象的七古詩。
第一部分為前八句。詩開篇先寫阮咸的演奏者宋宗儒,他出身名公巨卿之后,文采風(fēng)流,精通醫(yī)術(shù),為下文做鋪墊。
第二部分為中間十句。詩人從“手揮琵琶送飛鴻”開始,把我們引入了阮咸的演奏當(dāng)中,隨后分別以“寒蟲催織”“獨(dú)雁叫群”摹寫音樂的蕭瑟凄涼;以“楚國羈臣”“漢宮佳人”寫音樂的哀怨;最后以“楚狂行歌”“漁父橈舟”寫音樂在高亢之后猶如一葉扁舟在葭葦間漸行漸遠(yuǎn),逐漸隱去。
第三部分為最后九句。通過主客對話抒發(fā)自己聽音樂的感受,又以“閉門三月傳國工”贊嘆宋宗儒演奏技藝的高超,最后禁不住約請宋宗儒共同歸隱,暢游林泉,以期能夠再次聽他彈奏。
此首詩寫得氣象萬千,是一首成功的作品。全詩寫了美妙的音樂形象和聽琴時(shí)的復(fù)雜感受,展現(xiàn)出人生種種境界和心理,也是作者人生追求和藝術(shù)追求的折射。語言隨詩情奔放馳騁,用事精微自然貼切,曲盡其妙。
上一篇:黃庭堅(jiān)《雙井茶送子瞻》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jiān)《太平寺慈氏閣》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