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①
【原文】
蒼蒼森八桂②,茲地在湘南③。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④。
戶多輸翠羽⑤,家自種黃甘⑥。
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⑦。
【注釋】
①桂州: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嚴大夫:嚴謨,是歐陽修的朋友。
②森:茂盛。八桂:傳說月宮中有八株桂樹,桂州因產桂而得名,所以“八桂”就成了它的別稱。
③茲:此,這。湘南:今湖南以南,指桂州。
④篸(zān):古人用以插定發髻或連冠于發的一種長針,后專指婦女插髻的首飾。
⑤輸:此為繳納稅賦之意。翠羽:指翡翠鳥的羽毛。自唐以來,翠羽是最珍貴的飾品,朝廷每年都要征繳,作為賦稅之一。
⑥黃甘:黃柑。一種當地特色食品,桂林人稱之為“黃皮果”。
⑦飛鸞(luán):傳說為仙人所乘坐的神鳥。不假驂(cān):這里指不用借助騎著飛鸞升仙。驂:古代指駕在車轅兩旁的馬。
【譯文】
郁郁蒼蒼的桂樹漫山遍野,這就是繁榮茂盛的八桂之地,這美麗的地方就在湘南。
那里的江水就像是一條青綠色的紗羅衣帶,連綿的山脈猶如碧綠色的玉簪。
戶戶都能多多繳納翡翠鳥的羽毛,家家都是自己種植黃甘。
遠遠望去,美景勝過登仙而去的仙境,無須借助駕馭飛鸞就能飛升成仙。
【賞析】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韓愈的朋友嚴謨以秘書監為桂管觀察使,在離京上任前,時任兵部侍郎的韓愈為他餞行,于是作此詩贈別。
詩中首聯緊扣桂林以桂樹聞名的由來,一句“蒼蒼森八桂”表明了這里的桂樹之多,此中隱喻了一個神話傳說,從而贊譽了這里“八桂而成林”的神奇,真是既貼切又新穎,而如此桂花飄香之地,是多么令人神往啊!贊嘆的同時不禁引人遐思,引出下文。
桂林之奇,首先奇在地貌。所以接下來介紹了這里的漓江之水清澈澄明、蜿蜒曲折的秀美。“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極為形象鮮明地描繪出桂林之山水相映的特點。這組比喻句,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成了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佳句了。其次,又寫了這里的人民生活狀況。“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兩句生動地描繪出桂林獨具地域特色的風物食品。唐代以來,翠鳥羽毛是極珍貴的飾品,其產地也就更有吸引力了;加之家家戶戶都能有豐美的“黃甘”可食,這對于當地人來說是極普通的物產,但對于來自京都之人一定會感到新鮮無比。最后,歸結到送行之意。朋友此去桂林雖不乘飛鸞,卻“遠勝登仙”,言外之意就是這美麗的地方如同仙境一般,怎能不令人神往。
全詩寫足了桂林山水之美,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朋友遠行的安慰之情,從而淡化了別離的感傷。
上一篇:韓愈《送楊少尹序》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