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導(dǎo)讀】
韓愈并未到過桂林,卻在長慶二年(822)為送嚴謨出任桂管觀察使時寫下了詠桂林的詩,這就是《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可見在唐代,桂林山水也已聞名遐邇,令人向往。
【原詩】
蒼蒼森八桂②,茲地在湘南③。
江作青羅帶④,山如碧玉簪⑤。
戶多輸翠羽⑥,家自種黃甘⑦。
遠勝登仙去⑧,飛鸞不假驂⑨。
【注釋】
①此詩有的題作“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韻。《全唐詩》注:下或有“赴任”二字。桂州:即今廣西桂林。嚴大夫:名嚴謨,韓愈友人,生平不詳。《舊唐書·穆宗紀》載:“長慶二年以秘書監(jiān)為桂管觀察使。”②蒼蒼:深青色。八桂:廣西的代稱。這里代指桂州。③茲:此。湘南:指湘水之南。④青羅帶:青色的絲帶。⑤碧玉簪:青玉制成的發(fā)簪。⑥輸:輸送,繳納。翠羽:翠鳥的羽毛,桂州人將其作為珍貴的特產(chǎn)繳給王侯做裝飾品。⑦黃甘:即黃柑,當(dāng)?shù)氐囊环N水果。⑧遠勝:遠遠勝過。⑨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假:憑借。驂:古時駕車的馬。
【譯詩】
桂州一望無際的桂樹郁郁蒼蒼,
美麗的山城坐落在湘江的南方。
繞城的江河如同一條青色絲帶,
隆起的峰巒似美女頭上的玉簪。
百姓以輸出翠色的羽毛為特產(chǎn),
農(nóng)戶們家家都種著自己的黃柑。
到那里去游覽遠勝過登臨仙境,
不需車馬便可駕鸞鳥自由飛翔。
【賞析】
這是作者送嚴大夫赴桂林就任時所寫的一首送別詩。詩中運用貼切的比喻把“山水甲天下”的桂州秀麗風(fēng)光描繪得極其形象,同時還寫出了當(dāng)?shù)厝嗣竦牧?xí)俗和特產(chǎn)。這首詩是對被貶桂州的嚴大夫一種很好的精神安慰。
詩的首聯(lián)點明嚴氏赴任之地是位于“湘南”的桂林。一起便緊扣桂林的得名,以其地多桂樹而設(shè)想:“蒼蒼森八桂”,把那個具有異國情調(diào)的南方勝地的魅力點染出來,令人神往。以下分寫山川物產(chǎn)之美異。頷聯(lián)以高度的概括力,極寫桂林山水之美:那里的江河蜿蜒曲折,清澈見底,猶若青羅絲帶;那里的山峰拔地而起,峻峭玲瓏,有如碧玉之簪。頸聯(lián)寫桂林迷人的風(fēng)俗人情和特殊的物產(chǎn)。許多人養(yǎng)有美麗的翠鳥,并以它作為賦稅進貢朝廷;家家都種有清甜可口的黃柑。以上兩聯(lián)著意寫出桂林主要的秀美奇異之處,醞釀夠了神往之情。尾聯(lián)歸結(jié)到送行之意,嚴大夫此去桂林雖不乘飛鸞,亦“遠勝登仙”。意思是說到桂州赴任遠勝過求仙學(xué)道或升官發(fā)財,同時流露出作者的艷羨之意。
這首詩從大處落筆,不事雕飾,使用比喻新穎貼切,形象傳神。“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兩句,用“青羅帶”、“碧玉簪”這些女性的服飾或首飾作比喻,可以說極妙。它極為概括地寫出了桂林山水的特點,又表達了作者喜愛和羨慕的心情,是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上一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注釋、翻譯、賞析
下一篇:《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