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山人隱居①
【題解】
此詩當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公元767年),當時杜甫56歲,居住在夔州(今重慶市奉節此縣)。
關于此詩,吳論:因嘆亂離以來,予不得己而奔走。今出處之途,子必經歷而知耳。每見榮寵所在,傾覆隨之,何若隱居自得乎?祗令我悵惘秋山,而傷翠屏之虛設也。
【原文】
南極老人自有星②,北山移文誰勒銘③。
征君已去獨松菊,哀壑無光留戶庭④。
予見亂離不得已,子知出處必須經⑤。
高車駟馬帶傾覆⑥,悵望秋天虛翠屏⑦。
【注釋】
①覃(qín)山人:山里的隱士。
②南極老人自有星:即南極星。
③北山移文:南朝時孔稚珪所著。“移”是一種文體,相當于現在的通告、布告。北山:即鐘山,在建康城(今南京市,南朝京都)北,故名北山。《北山移文》揭露和諷刺那些偽裝隱居以求利祿的文人。勒銘:在金屬或石頭上鐫刻銘文。這句話的意思是,是誰在這里銘刻《北山移文》,不許隱居后出仕的覃山人再回來。
④征君:古時對隱士的稱謂,這里指覃山人。哀壑:壑中的風聲仿佛帶有哀音。
⑤子:這里指覃山人。出處:指不再隱居而開始出仕。
⑥高車駟馬:指四匹馬駕駛的車蓋很高的車。形容做官所擁有的排場。語出《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范睢歸取大車駟馬,為須賈御之,入秦相府。帶:伴隨。傾覆:顛覆、覆滅。比喻很有氣勢。
⑦翠屏:翠色的屏風,這里指青翠的山峰。
【譯文】
覃山人隱居在這里,就像一顆明亮而孤獨的南極星,自南朝的孔稚珪著書以后,是誰在這里銘刻《北山移文》,不許隱居后出仕的覃山人再回來。
自從覃山人出仕離開以后,這里就開始變得無比荒涼,只剩下松菊孤獨地迎風而立,就連覃山人住過的房子如今也變得黯淡無光,空留一座庭院,山壑都為之哀鳴。
我知道你也是由于戰亂爆發和看到百姓流離失所才不得已這樣做的,你選擇了不再隱居而出仕為官,是你深知一定要經歷前朝賢人那般的隱居,才能更好地出仕,大展宏圖。
你去朝廷為官以后,出入之時就可以乘坐駟馬駕駛的高篷馬車,走到哪里都有氣勢排場,伴隨著好運連連,徹底顛覆了隱居之前的命運,而壯志難酬的我,只能悵然遠望秋天里青翠的山峰,無盡地空悲切了。
上一篇:杜甫《王命》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