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雁
【題解】
此詩寫作具體時間說法不一,仇注杜詩將其系在廣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再回成都時作;按浦起龍《讀杜心解》定為三歷三年(768年)出峽后所作。
安史之亂后,杜甫帶著一家老小背井離鄉,從洛陽、關中流離到秦州,又輾轉到四川成都。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閬州飄泊時,準備由水路下渝州出峽,以便回河南老家。但由于老朋友嚴武第二次到成都任東西川節度使,邀請杜甫到成都,于是杜甫打消了出峽的念頭,舉家重返成都草堂,在思鄉情濃之中寫下此詩。
這首詩短小精悍,含義雋永,余味無窮,足以看出了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態度。
【原文】
東來①萬里客②,亂③定幾年④歸?
腸斷江城⑤雁,高高向北飛。
【注釋】
①東來: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作“春來”。
②萬里客:作者自指。作者的故鄉洛陽在成都東北。
③亂:指安史之亂。
④幾年:猶如何時、幾時的意思。
⑤腸斷:指極度悲哀傷心。江城:指梓州。
【譯文】
春天來了,萬物重現生機,而我這個遠離家鄉的人,卻依舊在四處飄泊;不知道這惱人的安史之亂何時才能平定,居無定所的我什么時候才能回歸家鄉?
最讓我感到悲傷的是,連那江城的大雁尚且還可以在高空里向北飛回故鄉,而我卻依然在異地他鄉顛沛流浪。
上一篇:杜甫《歸夢》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恨別》題解,譯文,注釋賞析